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梁王组合无缘8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梁王组合无缘8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周勃、陈平等人为何要请代王刘恒做皇帝?
如果周勃、陈平不请代王刘恒,这个刘氏宗室的人出来做皇帝,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不是平定“诸吕之乱”的功臣,而是造反作乱的叛臣,会引起天下宗室诸侯群起而攻之。事实上,他们早就选好了接班人,但最初的人选并不是刘恒,而是另有其人。
吕雉死后,吕产和吕禄都是无能之辈,尽管他们掌控着兵权,但是还是无法掌控局面,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勇将和以齐王刘襄为首的宗室诸侯们都蠢蠢欲动,经过陆贾的串联,陈平和周勃连起手来,以齐王刘襄作为外援,发动了针对吕氏和孝惠帝刘盈血脉的清洗行动。所谓的吕氏集团根本没有反抗能力,在功臣们的阴谋和屠刀下被屠戮殆尽,而孝惠帝刘盈的血脉也被一网打尽。功臣们踩着刘氏的鲜血走上了权力的顶峰,而这时候,他们面临一个难题,就是选谁来做皇位的继承人。
他们当然不能自立,因为那样就承认他们自己是在造反作乱,天下人都不会支持他,更重要的是天下诸侯皆是宗室,如果他们做乱,最先覆灭的必定是他们,那么选谁做继承人呢?按照先前的约定应该选择齐王刘襄来继承皇位,可是陈平等人考虑到刘襄实力雄厚而且诡计多端,这样的人做了皇帝,恐怕这些老臣们都不会有好下场,选来选去似乎只有代王刘恒做继承人最为合适。
按照这些老臣的说法,代王刘恒这个人仁而爱人特别像汉高祖,很适合做皇帝,而实际上,这些话的潜台词就是代王刘恒这个人软弱无能便于控制,就算做了大汉天子,对我们这些老臣也不会有威胁,这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代王刘恒这个皇位的继承人知道自己要进京继位的消息后,并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心里十分忐忑。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到京城之后,面对的是高高在上的皇位,还是功臣们举起来的屠刀。他实在害怕自己到京城之后便成为他人的鱼肉,因此才派了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去打探消息,在进京的时候也做了万全的准备,一到京城便控制了部队。保护自己的安全,同时大封功臣并安抚宗氏诸侯,通过一系列的政治举措稳定了局面。
陈平、周勃本来认为代王刘恒这个人很好控制,可慢慢他们才发现这个人不但不好控制,而且能力极强,他用出色的政治手段,不断削弱功臣们的权力,最终成为了掌控实权的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自己也成为大汉的一代明君。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刘邦建立大汉朝,立刘盈为太子,封吕雉为皇后。刘邦驾崩后,太子刘盈登基为帝,是为汉惠帝,吕雉尊为太后。以太后之尊的吕雉掌握朝政大权临朝称制。而皇帝刘盈却没有权利,反而受制于吕太后。
吕雉掌权后,大力打击刘氏宗亲、诸王,同时又大封她吕家之人为王为侯。她虽然说的是刘吕一家,做的却是背刘向吕之事。因为吕雉的原因,吕氏家族权倾朝野。大汉王朝也岌岌可危。
吕雉去世后,诸吕欲作乱乱政,陈平、周勃等大臣联合齐王一举铲除诸吕之乱。同时大臣们认为吕后曾经立的小皇帝不能做皇帝之位。所以此时就是皇帝之位的相争。最终陈平、周勃等人拥立代王刘恒为帝。
那陈平、周勃等人为什么要请代王刘恒做皇帝呢?
首先,在此之前,大汉朝已经经历了一次外戚专权干政的局面,吕氏之事才刚刚过去,这个教训大臣们是不过这么快忘记的。
所以这次选皇帝,重点是这个皇帝的母亲。刘恒的母亲薄氏,性格温厚,曾经亦不争不抢,与世无争,不像吕雉那样的性格。
同时主要的是薄氏只有一个亲弟弟薄昭,并且当时地位还不是很高,如此薄家外戚的势力就不会很强大,也不会出现像吕雉之后的诸吕乱政的局面。
其次,当时陈平、周勃废的小皇帝,是吕后所立,虽然说是汉惠帝刘盈的孩子,但是陈平、周勃等大臣则认为这个小皇帝不是汉惠帝亲生,于是就废了这个小皇帝。汉惠帝英年早逝。因此此时选皇帝,汉惠帝刘盈这一支就没有选的。
当时齐王刘襄在除诸吕之乱中立功很大,这齐王刘襄是刘邦庶长子刘肥之子,也就是刘邦之孙。他虽然除诸吕有功,但是他的父亲刘肥却不是皇帝。大汉人刘邦所建立,由于是子继父业的缘故,所以选的是刘邦之子,而非刘邦之孙。
再则齐王刘襄的舅舅性格残暴,大臣们觉得如果立了刘襄,他的舅舅则会重用而掌权,如此就会又一个外戚专权的局面。因此刘襄无缘帝位。
既然是父业子继,当时的代王刘恒是刘邦之子,他虽然是刘邦的第四子,但是此时的刘恒是刘邦还在世的儿子中年龄最长的。刘邦嫡子汉惠帝刘盈已经不在,所以则立最年长的刘恒为帝。
最后,刘恒在做代王的时候,其政绩还不错,把代地治理的不很好,他在代地的时候,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这也说明他治理的能力。
所以,陈平、周勃等人会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刘恒登基后,是为汉文帝。汉文帝为政宽和、与民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和后来的汉景帝时期,开创了文景之治。
周勃、陈平等人都是跟随汉高祖刘邦开国的重臣,他们的考虑自然是非常充分、周密的,最终决定拥立远在代地的刘恒作为皇帝,离不开这几方面的考虑:
01、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范围
在一番大乱过后,要选择皇位继承者可不是易事,又要合乎礼法规矩,又要考虑到能否成为明君,这就要求有特定的条件:
一是刘姓皇族。汉家天下,要选择皇帝必须得在刘姓皇族中挑选,这关乎到血统纯正,是首要条件。
二是继承体制。按照封建继承惯例,向来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对于这次的皇位继承不存在直接意义。
因为汉惠帝刘盈无后,吕后所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本就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只是吕后找来的傀儡。
但也要作为参考依据,既然不能认可小皇帝,上任皇帝又无后,只能往上推到汉高祖刘邦的儿子。
三是兄终弟及。既然无后,优先考虑的自然是汉惠帝的兄弟、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刘邦的儿子本就仅有8个,在吕后死后,仅剩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
虽说刘家年轻一辈有朱虚侯刘章等佼佼者,但他们是汉惠帝的侄辈,长幼有序,既然当时有德才兼备的刘恒,那立年轻的也就无法服众了。
而刘长是吕后亲自抚养大的,且为人过于骄横,无论人格、背景都得立马排除。
因此,从继承人的选择范围和长幼顺位上,刘恒都是没有对手的。
02、个人及身边势力评估
皇帝身边的势力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
身边的亲信、臣子的素质以及势力都得考虑,避免皇帝受到不良影响,刘恒的心腹宋昌、张武都是可靠又有才能的人。
而最重要的就是外戚势力的评估,别的不说,单就刚解决的吕后势力就是史上罕见的外戚干政,整个天下吕家占一半,若不是刘家联军的造反,说不定汉朝就完了。
刘恒的母亲薄姬原是秦末魏王魏豹的妾。后来魏豹叛汉被杀,薄姬成了俘虏,送入织室织布。
后刘邦见她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岁余不得宠幸。也就是一次宠幸刚好怀下刘恒,但自薄姬生下儿子刘恒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再见到刘邦。只有弟弟薄昭,也是最终薄家唯一封侯的人。
因此,刘恒身边的势力评估也就不存在问题了。
03、早已声名远播
皇位继承顺位的基本条件,势力评估是为了国家稳定,那么一个君王的个人素质则关怀朝代的兴亡。
很幸运,刘恒在他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间,他的所做所为都使得代地大治,堪称国泰民安,他遵循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努力发展生产。
除此之外,难得的是刘恒不仅政策方向正确,他还以身作则,勤俭节约。
而且为人谨慎沉静,不骄傲、不鲁莽,不仅有良臣相伴,他母亲由于经历苦难,也对其悉心教导,养成了一代圣君。
历史证明,周勃、陈平等人是绝代良臣,他们的眼光也没错,辅助汉文帝刘恒造就了“文景之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梁王组合无缘8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梁王组合无缘8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