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简介(马家辉为什么叫湾仔之狼)

大家好,今天小品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家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马家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马家辉简介(马家辉为什么叫湾仔之狼)

文章目录:

  1. 马家辉简介
  2. 马家辉为什么叫湾仔之狼

一、马家辉简介

1963年,马家辉于香港诞生,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在湾仔这片充斥着疯子、妓女和黑社会的环境中成长(成长于香港湾仔的复杂环境中)。

青少年时期,马家辉的生活充满了独特的色彩,他在大排档享用早餐,耳边是黑社会间的纷争,这样的环境孕育了他内心深处的江湖情怀(早年的江湖气息深深烙印)。

17岁时,他偶然发现一本李敖的著作,从此对这位文学巨匠着迷,决定在21岁前写出一本关于李敖的书。高考后,他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但为了追随李敖,他舍弃了徐克,选择赴台湾大学心理系学习(毅然放弃大学,追求对李敖的热爱)。

在台湾大学,马家辉有幸与李敖相识,他每天下午都会去金兰大厦帮助整理剪报,聆听李敖讲述江湖故事。大二那年,他出版了《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这本书在80年代的台湾广受欢迎,成为学子们的热门读物(以书成名,作品风靡台湾)。

李敖对马家辉的认可极高,他在读过《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后,公开表示马家辉对他的理解超越了他自己。1997年,马家辉与家人居住在台北,春节之际,他接受邀请,成为《明报》的副总编辑,以尖锐的时评闻名,人称“贱嘴马”(职业生涯新阶段,以犀利评论著称)。

扩展资料

马家辉(1963年-),新香江四少之一,生于香港,湾仔长大,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亦为台湾问题研究员。

二、马家辉为什么叫湾仔之狼

马家辉为什么叫湾仔之狼,因为马家辉是在湾仔出生的,然后在电影里面演的比较狠,所以才被称为湾仔之狼

马家辉为什么叫湾仔之狼原因如下:

马家辉是《锵锵三人行》最早的嘉宾,并且介绍了梁文道和许子东给节目组。

马家辉,1963年出生于香港,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博士,香港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台湾问题研究员。

小时候的马家辉

马家辉给人的印象:高个儿,瘦削,衣服常以黑白为主色调,时常蹙眉深思的表情,纤长漂亮的双手。粉丝描述他:“喝double shot 咖啡,抽雪茄,抽完雪茄要立刻刷牙。和他交谈起来,声音略带沙哑,语速亲和。一口港普笑谈爱恨情仇,幽默直接”。

曾任台湾华商广告公司文案企划、台湾《大地》地理杂志记者、《明报》世纪版和读书版策划顾问,凤凰卫视、有线电视、香港电台节目主持等。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有多本著作结集出版。

相比许子东的锋芒和学术气,梁文道的洒脱通透,马家辉特意传递了自己的江湖烟火气,幽默有趣有才华有情意。马家辉身上的很多标签,诸如“湾仔之狼”、“北有冯唐,南有马家辉”、“文坛老司机”、“贱嘴马”、“专业书虫”......马家辉自己说:“我的行为生猛,我的言谈痞气,我的思想干净。”

马爷自己,就出生在“江湖”中。他生于香港湾仔。是家中独子,父亲是报社总编马松柏,自小就熟悉稿纸铺开搦笔作文的场景,身旁围绕着母亲和姐妹,所以也会做一切女生做的事情。港湾仔这数百年前的渔村,也是港岛最早发展之处。他在这“疯子、妓女、黑社会横行”之所长大,少年时,马家辉坐在路边吃早点,旁边黑社会的人动起刀子,血溅在身上。他用手一抹,继续喝咖啡。

19岁时,马家辉迷上了台湾作家李敖的作品,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之后离开香港到台湾大学读心理系,第一次见到李敖,并和他成为了忘年交,常住在李敖位于金兰大厦的家中,每天下午去帮忙整理剪报,听李敖笑谈江湖中事。大学二年级时,马家辉出版了《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此书成为20世纪80年代台湾青年学子竞相阅读的畅销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品对于马家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家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东莞前首富的千万元罚单背后的故事,探寻小巷中的独特风味东莞前首富被罚1000万元是真的吗
下一篇:星光之路的陷阱与小巷深处的奇遇——多名演员爆料缅泰受骗经历与一家隐藏的特色小店多名演员爆料在缅泰受骗经历了什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