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龙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与农事有关系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春耕图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春耕图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春耕了,农村栽水稻的水田什么时候耕田比较好呢?
清明前后,万物复苏的时候,这时候植物的种子刚刚发芽,在把它耙到土地里水里,这样才不利于杂草,害虫从生起来。
我们是鸭稻共作的水稻田,我们春耕通常是在水稻插秧前10-15天旋耕机翻田,同时按每亩650/公斤的量施用有机肥,因为有机肥肥效慢,我们鸭子在水稻活棵后马上就下田了,鸭子只有7日龄,有机肥稍微早一点施肥对鸭子适应稻田环境要好一点,这样把新生长的杂草压下去,然后晒田,到水稻插秧前一天灌水打浆平田,这样有10天的间隔,第二波杂草刚出头打浆机再处理一下,这样比翻田打浆同时进行对草害的控制要好一点,我们具体第一次翻田基本是在4月底开始,我们翻田需要也差不多需要半个月完成,刚好能衔接上打浆插秧。
谢邀!我们这里春耕一般进行两次。
第一次,清明节前。此时田里杂草巴很茂盛,需要翻耕埋草。那些草较少和去年收获完便堵口蓄水的腊水田也同时进行翻耕。以前集体时代后的一段时间,有些田还播种了紫云英做绿肥。现在基本没有了。比时操作称为(卧老荒),目的是通过翻耕埋草,让其质变为有机肥。翻耕过来的泥土得到氧化和日光杀菌作用。比次一犁一耙。并进行第一次糊田埂。把老田埂挖下半边,然后用耙过的稀泥挤堆成新埂基础。
第二次耕田在插秧前几天进行。此时原翻耕过草巳经腐烂成肥,翻过来的泥土里的草种也早已荫发。在此翻耕中对其进埋杀。施底肥在耕后耙前进行。耕过耙第一遍后,要进行第二次糊田埂操作,由于第一次巳做好了基础,比次才容易在基础上叠层与老田埂糊平。糊田埂当然是为了防止漏水。一般都是进行左,右,下三方糊埂,上田埂不需要,但需进行铲草。二耙过后泥土稍为沉淀后便可插秧。
2、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龙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与农事有关系吗?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龙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与农事有关系吗?
过完二月二,新的一年才算正式开始。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龙神从沉睡中苏醒,又该行云布雨滋润庄稼了。
民间有个说法,二月二龙抬头。惊蛰过后,各种会爬会飞的小虫子开始活跃,这些小虫子好多是对人不利的,就要引来神龙的降服。对人不利包括哪些?一是对人的健康不利,二是对农作物不利。所以说,二月二龙头节很有意义,有的地方的农村会举行重大的庆典活动来过这个青龙节,来祈求一年来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春庄稼也开始旺长,农民要除草治虫子。在现在是打药了,由于耕地是旋耕过的,也就没有必要去锄地了,在古代可不同,全部是农民用锄头一下一下的锄出来的。
还有一个说法,在二月二当天要理发,叫剃龙头,寓意着一年新的开始。所以这一天集镇上的理发店生意好到爆,也算是民间生财的窍门。
1、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为“龙抬头”日。这一天,很多人争着去理发,一方面是旧俗农历正月不理发,到二月二时头发已很长,急需整理;另一方面是人们都想讨个吉利,在“龙抬头”这日理发,喻义在新的一年里奋发有为,能够抬起头来,昂首阔步创造新生活。那么农历二月二为什么被称为“龙抬头”日呢?这里除去附会的民间传说,只讲实质的东西。
农历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日,其实质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以及农历的节气说有关。根据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季节为春,其星象为青龙。春天又分为三个月: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和季春之月,大体上讲,农历正月为孟春之月,二月为仲春之月,三月为季春之月。
孟春之月是青龙沉睡未醒之月,天道未改,仍需延续冬季闭藏之道。《礼记·月令》云:“(孟春之月)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仲春之月的节气分惊蛰和春分,惊蛰是青龙初醒而未兴之时,春分则是青龙兴而出达之时。《礼记·月令》云:“是月(仲春之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日夜分”就是指春分前後,阴阳各半。惊蛰在春分之前,雷欲发声,蛰虫初醒抬头,将启户而出也,而春分正是蛰虫咸动,启户始出之时。季春之月,青龙显于外,正是升腾变化最剧烈的月份。《礼记·月令》云:“是月(季春之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季春之月,虫草万物几无内者,皆乘时变化,不断壮大。
农历二月初二,大体在仲春之月,节气为惊蛰,为青龙初醒抬头,但还未出而奋发之时。龙本是一种虚拟的动物,为鳞虫之长,用来象征万物的变化。事实上,龙就是变化当中的万物的象征,无论是屈曲生长的草木,还是蠢蠢欲动的蛰虫,都是龙的形象,是生机和活力在大自然中的一种展示。惊蛰者,蛰虫动而如受惊之状,龙醒而抬头矣。古人以农历二月二为节日,用来纪念这种阴阳调和、万物萌动、生机勃勃的景象,故谓之“龙抬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春耕图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春耕图鉴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