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假日演变史(中国节假日演变史:从7天增至11天)(中国节假日、劳动节1天、劳动节1天、劳动节假日演变史)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节假日演变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节假日演变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节假日的由来?

中国节假日演变史(中国节假日演变史:从7天增至11天)(中国节假日、劳动节1天、劳动节1天、劳动节假日演变史)

我国的假日制度由来已久,它始于距今2000余年的西汉。当时官员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称假日为“休沐”。

汉代规定朝官每5日返家休沐,故称之为“五日休”。唐朝改为“旬休”,官员10日可休息一天。古代除定期的休息外,还有节假日。唐朝中秋节给假3天,寒食清明4天。明代冬至放假3天,官吏用以处置紧急家事,一年以60天为限。

后晋时,家居外地的官吏探亲时还给路程假。清代对有功的文武大臣给“赏假”。对于官吏的假日,历代均有严格的规定。唐德宗明文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假满之日,须到衙门报到,否则扣发俸禄一月。有的还因此被罢免官职。清朝初年,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礼拜天”这一宗教用语开始在我国出现。辛亥革命后,开始实行星期日休息制。

节日时间的演变?

答:1、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来历: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习俗: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2、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来历: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习俗: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 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3、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

来历: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习俗: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

中国传统节假日日期都会变吗?

1949年,原政务院制定《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以下简称《放假办法》),规定了全民放假的节假日共7天,包括元旦1天、春节3天、劳动节1天、国庆节2天。当时每个星期休息一天,全年加起来共59天。

1994年3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作制度,出现了“1+2”休假制度。也就是每逢大礼拜,可以休息两天,周六周日休息;逢小礼拜就只休息一天。

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双休日工作制,每周六日都可以休息。

1999年,国务院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三天休息时间和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黄金周”的概念也由此出现。

1999年,国务院修订了《放假办法》,将全民放假的节假日调整为10天,其中劳动节、国庆节假期分别增至3天。在具体安排上,由国办通知全国统一调整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的相邻周末,形成3个连续7天的长假。

2007年,在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再次修订了《放假办法》,将全民放假的节假日增至11天,其中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 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将春节假期调整为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

2008年,五一长假被取消,相应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中国传统节日假期,全民放假的时间也从10天增长到11天。同时,还同步出台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节假日演变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节假日演变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一罐红牛养3位富豪(一罐红牛价格)
下一篇:动物园上演虎口拔牙(动物园上演虎口拔牙的是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