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军衔有多高_钱学森是什么军职

钱学森是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作为一位军事科学家,钱学森在军队中所担任的职位非常高,曾荣获“开国少将”军衔,在中国军队中可谓是少有的荣誉。他不仅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在军事科研和高技术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

钱学森的军衔有多高_钱学森是什么军职

一:钱学森的军衔有多高(钱学森的政治待遇一览)

1956年,中国打算从苏联争取到导弹发射、火箭技术,就派聂荣臻元帅为团长,聂荣臻又亲点钱学森同去。可钱学森当时没有军衔,去苏联之后,谈判不对等。周总理说,钱学森在美国就获得过空军上校军衔,以他的贡献,我们应该授衔他中将军衔。

于是,钱学森就穿着中将军服去了苏联,成为聂帅在专业技术上的得力助手。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但实际上呢,钱学森并没有授衔中将军衔,更没有穿着中将军服去苏联,而是苏联要求中方参观火箭设备的必须是中将以上级别,所以钱学森是临时与中将军衔对等而已。

但是,没有实际授衔的钱学森,还真的和中将军衔有过一段奇特的缘分。

1955年9月16日,国家颁发一项规定,即《关于新制式服装和佩戴肩膀、领章、军兵种勤务符号的规定》,其中提到了一种特殊的肩章——银白色将军肩章

请注意,1955年授衔时,将军军服的肩章是没有银白色的。这种银白色肩章的授予有一个前提:只颁发给那些特殊技术型人才。而且,到了11月,就取消了银白色肩章的设置。

银白色肩章虽然没授予任何人,但毕竟是准备授予的,所以实际上生产了出来,其中就包括空军技术中将肩章。这种银白色的空军技术中将肩章,是准备授予谁的呢?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钱学森显然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有人说,钱学森是在1955年10月8日才回到祖国的,而第一次授衔是在9月27日,时间上就对不起来。但实际上,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就准备发展高精尖武器,那时就已经注意到了钱学森,开始想办法请钱学森回国。

而钱学森本人,在得知新中国建立后,也表达过想回国效力的意愿。但是,对这样的顶级人才,美国也是不想放的,就死命拦着不让走。后来经过中国的多方努力,美国才终于同意了放钱学森回国,钱学森也于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回国的轮船。

因此,早在授衔前,中国就已经知道了钱学森即将回国的消息,考虑给他授衔也是不奇怪的。

不过,很多人也有疑问:钱学森没有参加过国内的任何一场革命战争,就直接授予他中将军衔,这合适吗?

当然合适。

首先,像钱学森这样的顶级人才,在那个年代属于凤毛麟角,像导弹这种高精尖武器,只有钱学森等少数科学家能做出来,这个地位怎么说都不为过。而且,新中国成立后,空军的实力非常弱小,而钱学森是少数能扛起空军技术建设的大师级人才,授予他空军技术中将的军衔,谁也没有意见。

回国后,钱学森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在他之前的院长是谁呢?开国上将、空军司令刘亚楼。他的下一任院长又是谁?开国中将、空军副司令王秉璋。这样看来,授予钱学森中将军衔,不高也不低,很合适。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钱学森是否具有军人身份,如果不是军人,也就谈不到授衔了。

1956年4月,军委成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这是专门研究导弹和航空科学的军事机构,钱学森出任副部级委员,自然就有军人的身份了。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钱学森身着军装的照片,在那个时代,军装可不是随便穿的。

再回到授衔的话题,1955年我军授衔时,专门 *** 了银白色空军技术中将肩章,说明国家已准备授予钱学森空军中将,只等他回国了。但钱学森最终也没有获得任何军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钱学森为人低调,不喜欢承担太多的行政任务,只想一心搞科研,所以对军衔并不是很热衷,终生都没有接受。
中将
《钱学森传》等史料记载,钱学森院士回国后,在1957年赴苏联谈判有关国防科技事务之前被授予中将军衔。
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载,一直是很语焉不详的问题,表述为“苏方要求参加谈判者必须为一定军衔级别以上的军官,故而周总理签署命令授予钱学森中将军衔”
总理签署国务院命令授予钱学森中将军衔,是合法的、有效的、完全符合当时实行的《中国人民 *** 军官服役条例》的

二:钱学森是啥军衔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2、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 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3、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

4、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5、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6、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三:钱学森在军中什么军衔

1956年2月1日毛主席宴请全国政协委员,宴会之前特别邀请了三个月前才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当时请帖上写着“37号桌”,钱学森如约前往,却在37号桌上怎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后来还是工作人员将钱学森引到了1号桌,这时候钱学森才发现,钱学森的名字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安排在了1号桌,还是毛主席的身边。后来钱学森才知道,毛主席在宴会前一天看出席名单,看到了钱学森的名字,特意用红笔将钱学森的名字从37桌勾到了第一桌,这才造成了误会。

其实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需要指出的是钱学森在这次宴会后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提交了《建设我国国防航空工业建议书》,由此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钱学森的建议,设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并吸收钱学森为委员,并在几个月以后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该院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火箭、导弹的研究院。

尤其是在后来那个特别艰苦难忘的岁月中,钱学森在一穷二白的中国,开创出了前所未有的事业,不过也因为钱学森身上的传奇故事太多,后来又以讹传讹,逐渐不为人所知,而一个更大的疑问在于,钱学森本人是否曾被授予过中将军衔,又是否佩戴过中将军衔,前往苏联去考察呢?其实还有个故事,在人们的记忆里印象非常深刻

由于新中国建立以后一穷二白,在技术领域上更是无所建树,因此早期的国防工业研究,不得不依托于苏联,1957年7月以聂荣臻为首的工业代表团正式前往苏联访问,临行前聂荣臻就代表团名单的事儿请教毛主席,毛主席指出代表团成员中,应该把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原子工业的人员也包括进去,并重点指出钱学森也应该加入代表团之中。

聂荣臻随即指出,苏联国防部曾提出,因为火箭、导弹和其它尖端技术装备都属于高度保密的单位,因此要求中方代表团成员中,必须是相当级别的政府官员以及高级军衔的军官才能参观,钱学森虽然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院长,又是导弹专家,但是没有军衔,因此解决钱学森的军衔成为了首要的问题之一。

毛主席将这件事儿交代给了周总理,周总理认为:美国早在1945年就授予了钱学森上校军衔,那么我们授予他将军军衔,难道还不应该,按照钱学森的学识以及所做出的的贡献,授予中将军衔并不为过,就这样没有参军过一天的钱学森,挂着中将军衔,随工业代表团去访问了苏联。

这件事儿穿得有鼻子有眼的,甚至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不过事实上这很有可能是个误传,一来在人们心中,钱学森一直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二来做出的贡献又如此巨大,难道授予中将军衔不应该,况且钱学森在美国时就是上校军衔,回国后被授予中将理所应当。

不过历史学家、小说家叶永烈通过考证,指出在这件事儿中,至少存在三个漏洞。

第一、钱学森没有戎装照。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被授予军衔的将军,大多都有正式的戎装照,基本上大家都见过,如果钱学森被授予中将军衔的话,理论上会有穿着军装的照片,但是从钱学森遗留下来的照片来看,并没有发现钱学森有穿着军装的照片。

第二、在《中国人民 *** 将帅录》中,没有钱学森的名字。

凡是建国后被授予军衔的将军,理论上都应该有记载,但钱学森没有被授予军衔的纪录,也没有拟授军衔的文件。

第三、有关毛主席、周总理相关纪录中,没有同类纪录。

也就是说有关钱学森被授予军衔的故事,很有可能是各方以讹传讹的杜撰,包括毛主席、总理、聂荣臻等人之间的对话,也都是杜撰出来的。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就有许多关于钱学森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故事流传,钱学森本人还亲口对秘书涂元季说过:“这是误传。”钱学森之子也曾批评这样一种言论:“造谣都造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头上去了。”

实际上钱学森确实作为代表赴苏联考察,当时苏联人十分清楚,钱学森在火箭、导弹方面的研究,因此在安排参观苏联导弹基地的时候,苏联方面就安排钱学森会见苏联科学家或者给大学做讲座,因为苏联自己在导弹方面的研究还都处于仿制阶段,按照苏联人的话来说,那就是“钱,你在美国什么没见过,不值得费时参观那些不屑一顾的东西。”因此钱学森没有参观苏联的导弹基地,不是因为不够级别,而是因为根本不需要。

有关钱学森的谣言不止于此,早些年还有谣传钱学森是中国核武器的奠基人,但事实上钱学森是导弹专家、火箭专家,而不是核专家,核武器的研究主要归功于钱三强,早在钱老生前其实就收到过很多这样的信件,信中要他谈论对核武器研究的看法,钱老直接回了四个字“问道着盲”。

钱学森研究的主要是火箭和导弹,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核武器造好以后,必须要能打得出去,就必须要火箭和导弹,早年美国核武器在没有导弹的年代里,是用B-29轰炸机投掷的,而中国1965年5月14日,利用轰-6(利用苏联给的散件组装的图-16)首次空投 *** 爆炸成功,负责执行该任务的李源机组荣立一等功。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导弹和火箭,中国的核武器也就没有什么威慑力。

钱学森的伟大不仅仅是体现在科学成就上,就连日常为人处世也值得我们称道,这一切钱学森晚年秘书涂元季对此十分了解,涂元季1983年就担任了钱学森的秘书,两人在1992年共同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系统结构》。涂元季后来还主持出版了《钱学森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钱学森书信》,向世人展示钱学森生前做人做事的学问。

钱学森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这一名誉十分珍惜的钱学森热衷于参加科学院举办的所有学术活动,直至晚年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也依旧乐此不疲,但考虑到身体行动不便的原因,钱学森写信给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要求辞去学部委员称号,以表示自己已经无法参加科学院学术活动,后来还是在人们劝说下,才勉强接受了这个称号,但心里始终有很大的负担。

直至2001年中国科学院改变了原来的院士制度,将80岁以上的院士改称资深院士,并表示资深院士不需要参加学术活动,钱学森心里的这块大石头才放了下来。晚年有人叫钱学森院士,钱学森还主动纠正:我已经不是院士,只是资深院士。


本文标签属性:

军职:军职在线

军衔:军衔的标志图片大全

多高:多高算发烧

钱学森:钱学森电影

上一篇:喆啡怎么读(喆怎么读)(喆啡酒店品牌之一喆啡酒店jamesjoycecoffetel)
下一篇:李易峰杨幂合作的电视剧作品及演绎(李易峰杨幂演的电视剧)(李易峰和杨幂首次合作的电视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