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以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南村革命烈士墓地分子考古研究项目为基础,集中展示复旦大学科研团队依靠学科融合和科技创新手段,对烈士遗骸进行分子考古鉴定及推动英烈DNA数据库建设、体质鉴定、生活状况复原、面貌复原等的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讲述英烈故事,纪念和传承烈士精神。
据悉,此次南村烈士墓地出土遗骸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为20.5岁,遗骸上有大量与战争相关的创伤,多个个体下肢骨上发现了严重的感染。“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他们不惧生死,奋勇前进。”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专家文少卿感慨。
据悉,经过碳氮同位素分析,根据骸骨的碳、氮值变化,课题组为烈士们还原了个体生活史:从食物类型和营养级别方面来看,他们发现烈士们在生命最后阶段摄入的主要食物是C?植物,“很有可能是小米,所以‘小米加步枪’的革命成功方法是真实存在的。”文少卿说,更重要的发现是,所有烈士的碳氮同位素比值基本相同,这说明所有烈士生前摄入的食物种类没有区别,这是官兵一致最生动的体现,是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密码”。
据了解,2022年底,祖籍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崔家湾村的崔玉岐根据晋绥边区发放的《死难烈士家属纪念证》和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二旅新兵营负责人王公太所写信件记载,至方山县峪口镇南村寻找其三叔崔海治烈士墓,由于年代久远,墓地已难寻踪迹。
通过查阅史料、走访村民,吕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现南村一块占地面积约3亩到4亩的坪垣上,埋葬着国际和平医院第七分院多名因抢救无效牺牲的烈士,崔海治烈士极有可能埋葬在这片烈士墓地中。
为了让烈士魂有所归,2023年1月,吕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邀请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课题组对方山县南山革命烈士进行系统发掘和分子考古鉴定。据透露,此前,课题组在烈士DNA寻亲方面已有多年技术积累及成功案例。2015年至2018年间,课题组与田野考古学者合作共计收集了8个遗址的572个烈士遗骸,完成了国家英烈DNA数据库的1期建设。
接下来的六个月,师生们经历田野发掘、实验室研究两个阶段的工作:通过DNA鉴定和颅面复原获取烈士的身份和形象,让无名烈士变有名,通过进一步体质鉴定和同位素分析,复原吕梁烈士“不怕牺牲”“官兵平等”“艰苦卓绝”等革命场景。
经过辛苦作业,烈士们的遗骨全部重见天日,一同出土的还有包括铜纽扣、陶瓷帽徽、铜徽、子弹、步枪弹、玉印章、搪瓷碗、塑料牙刷、皮带及带扣等在内的90余件器物。
在发掘现场,考古队员们看到了令人叹息的景象:一具遗骨在头骨眼窝上方有个穿透式的弹孔,而从牙齿的磨损痕迹判断,这位烈士年纪尚小;一具遗骨右腿股骨处有平整的切痕,应该是在当时简陋的环境下接受了截肢手术,但出于各种原因最终还是在此不幸离世;还有的烈士墓里挤着两具骸骨,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过去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都还不得而知……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2022级硕士生王克说,在独立对一处墓室进行完整发掘的过程中,当他小心翼翼地铲出墓里人骨的轮廓,扫净每根骨头上的浮尘,露出全貌后发现:这是一具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骸骨,从膝盖处骨头显示出的特征判断,这名烈士的生命大约停止在16岁。“那一刻,我突然想到自己16岁时还在高中读书,还很幼稚,有时偷懒,有时无所事事。而战争年代,同龄人却在战场上勇敢地面对枪林弹雨,不惜牺牲生命。”王克百感交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23年7月9日,经过DNA比对,课题组确认方山县烈士墓地M19个体即为崔玉岐的三叔崔海治烈士。经过漫漫寻亲之旅,崔玉岐和三叔终于迎来了“团圆”。
文少卿表示:“科技手段从这些普通官兵身上获取了鲜活的数据,复原着抗战和当时的生活场景,震撼着课题组每一个师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课题组方面表示,期待这组展览能让吕梁精神以更鲜活的故事和形式给更多人带去力量;同时,也等待寻亲的烈士亲属前来联系,通过口腔拭子采集DNA与国家英烈DNA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动态比对。一旦比对成功,课题组将第一时间联系家属,帮助更多烈士“回家”。(完)
本文标签属性:
烈士:烈士家属享受哪些待遇
吕梁:吕梁学院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墓地:墓地风水怎么看
手段:手段目的分析法与爬山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