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上海市人才工作座谈会和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相继召开,12月初多项人才落户新政推出,可以看到上海已经开始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努力打造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人才工作会议中指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要彰显国际化的人才导向,构筑世界级的人才平台,实行更开放的人才政策,造就战略性的人才力量,构建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笔者认为,未来上海要发挥引领高度、拓展全球广度、推进改革深度、培植人才厚度、提升服务温度,多维度建设世界高水平人才高地,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
发挥引领高度,下好人才“先手棋”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形成人才发展战略布局,同时赋予了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任务。上海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经济产业实力和城市综合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之一,具有较为雄厚的人才资源基础和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方面是上海的重大使命,另一方面也是推动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上海的人才发展并非“单打独斗”,而是要在人才强国雁阵“大格局”中发挥“头雁效应”,在新时代人才强国、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区域人才整体高质量发展,成为区域参与人才要素双循环的重要引擎。
拓展全球广度,构建人才“强磁场”
李强强调,要充分发挥上海开放引才的综合优势,大力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不仅体现了上海国际化的人才导向,也明确了上海放眼全球的人才布局。
首先,上海引才聚才并不依靠一味地加码人才政策,而是软硬兼施构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引才聚才“强磁场”,形成人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其次,上海拥有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科研平台、重量级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这些高能级平台载体将成为上海面向全球引才的抓手;同时随着上海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分工中,通过国际科学项目、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发挥世界级人才极化和辐射效应,奋力打造全球高水平人才向往的事业之地。
进一步地,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短期和片面的资助,也需要一片能够落地生根的土壤,上海围绕着人才事业发展的全周期要打造全流程人才服务平台和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吸引、激励、流动制度规范和政策保障体系。城市软实力不断提升,“近悦远来”的城市吸引力和人才生态魅力将成为上海吸引全球人才的闪亮名片。
推进改革深度,激活人才“蓄水池”
人才高质量集聚是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基础,同时自由、宽容、公平的制度环境是人才能够潜心研究、释放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上海率先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不是在人才政策上简单的“加帽子”,而是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激励上做“加法”乃至“乘法”,面向人才发展全周期进行政策体系设计。
一方面要突破限制人才发展的“帽子热”和“五唯”现象,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免除不必要的繁琐考核,建立以信任为基础,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在人才激励方面要围绕人才发展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支持政策体系,为人才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支持,让人才能够安心、大胆地进行创新探索。
同时随着上海在浦东新区、临港、张江等重点区域推进移民政策实践基地建设,围绕集聚海外优秀人才、优化涉外营商环境、推动移民融入服务等方面大力探索国际移民措施和国际人才便利措施优化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成果,未来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突破,积极对接和借鉴国际标准,大力推进人才规则、规制、标准、治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才治理标准体系。
培植人才厚度,打造人才“活水源”
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既需要处在塔尖的“关键少数”战略科学家,也需要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下层坚实的基础。9月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将“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作为了2025年和2030年的战略目标之一,明确了“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和内核动力。
上海作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先地区,有丰富的青年人才储备,集聚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型高校,对青年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在毕业生首选城市中,上海居于首位,呈现毕业生净流入的状态。上海在吸引青年人才的同时,更要搭好青年人才成长的舞台,让“源头活水”能够畅通地流入科创主战场,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选拔和培养机制创新,让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有机会、有条件、有保障地挑大梁、当主角,在宽容公平的环境中成长为顶尖人才。
提升服务温度,构筑人才“优生态”
李强在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最后指出,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形成“上海爱人才,人才爱上海”的生动景象。最优人才生态是吸引人才落地生根的关键,城市的温度能够直接提升人才黏度。依托“一网通办”等平台,提升人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和便利化,围绕着各类人才所需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服务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关注人才“关键小事”的解决,同时积极完善国际人才融入服务,对标国际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级,为来自全球的各类人才构筑宜居乐业的生态环境,同时发挥上海独特的人文特色,建立城市和人才互相成就的深层纽带。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国际人才集聚及中国战略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标签属性:
人才:人才服务网
高地:高地平
上海人才:上海人才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