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威胁就是仗着自己有核武器,去威胁别的国家,核讹诈就是只许自己拥有核武器,却以核武器杀伤力太大为由。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核威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核威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什么叫核威胁与核讹诈
核威胁,顾名思义,即倚仗核武器对其他国家、族群进行威逼胁迫,使其服从的潜在能力。由于核武器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和独特的作用,与其说它可能会改变未来全球性战争的进程,不如说它对现实国际政治斗争已经和正在不断地产生影响。
核讹诈,指拥有核打击力量的某个国家或军事集团,利用拥有的核武器对其他国家进行的以核攻击为背景的恐吓或威胁行为。
核威胁,威胁到其他国家,必须有更多的核能!
核讹诈,核武器或少量的浓缩铀可以要挟其他国家!
2004年初,有关中美将围绕能源争夺在21世纪前期发生战争的报道,又见诸西方媒体。
其实,日本发动后来引发核攻击的太平洋战争,主要原因便在于军人提出本国的石油供应可能被美英切断。
布什政府副总统切尼领衔制定的《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提到了美国对中国、印度等国石油消费量迅速提高的担忧,称这对美国这样的能源消费大国“非常不利”。
美国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途径,要么用MX洲际导弹和东风31较量一番;要么通过技术合作,帮助中国发展石油替代技术和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帮助中国将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降下来。
2004年1月10日,美国能源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访华,与中国签订了多个能源合作协定。据中国科技部秘书长石定环透露,在这些协定中最核心的是中美关于开展和平利用核能技术合作意向的协定。
石秘书长说,虽然目前尚未涉及具体项目,但是,中美在核能领域准备加强合作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它意味着中美双方都认识到,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方式是符合两国利益的。”
但在长期战略上,美国仍把中国作为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
2002年1月8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核态势评估报告》,第一次将冷战后美国可能进行核攻击的对象明确为7个国家,中国首当其冲。
美国人认为,如果发生台海战争等情况时,美国根据需要,可能动用核武。
中国认为,这是一项相当危险的政策。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表示中方对报道内容“深感震惊”,并要求美方作出解释。
其实,美国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一项战略估计报告,称:“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拥有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大国、能够获得太空影像和实现全球通信的太空大国,也是国际机构的重要领导人和能够阻止联合国采取不符合其利益的行动的国家”,因此“美国必须通过核威慑和常规威慑挫败其野心”。
会不会爆发核内战:第二重核威胁
2004年1月,美国有关人士撰文披露,1995年,李登辉一度主张重行研发核武。文章也指出,直到现在,台湾仍保有核武计划所需的完整蓝图及数据。
这篇由谭慎格执笔的发表在《中国简报》最新一期上的《台湾核武,北韩核武》一文,引起了强烈关注。
曾任美国国务院情报官员的谭慎格透露,1969年,台湾从加拿大购买了4万千瓦的研究用反应器,同时台湾的核能研究所从法国、德国、美国购买设备,开始研发核燃料再处理。其后3年内,台湾核能研究所悄悄地从南非购买了100吨铀,其数量比反应器所需多了一倍。
到70年代中期,台湾已有了完整的钸燃料化学实验室,可从事复杂的核技术研究。
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台湾中止了研究。但文章说,今天在台湾,只有高层领导人确切了解台湾的核武计划究竟如何。当然,核能研究所仍然保有启动此一计划所需的全部蓝图及数据,同时台湾的核电厂的6座反应炉继续产出含钸丰富的燃料棒。
实际上,在此之前,就有专家指出,台湾有研发核武器的能力,是潜在的准核地区。10年前,甚至有人预言了台海爆发核战的一幕。
香港媒体称,如果有一天,陈水扁铤而走险,宣称台湾已拥有核武器,大陆将作何应对?
周边核战争:第三重核威胁
朝核六方第二轮会谈即将举行。中国积极参与斡旋朝核危机,不能不认为,是与中国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
如果朝鲜拥有核武器,朝鲜半岛的平衡将被打破。美国军事专家认为,虽然朝鲜暂时不太可能具备向美国投送核武器的能力,但却有可能对韩国使用核武器。
邻里失火,必将危及专心致志搞经济建设的中国。
南亚是另外一处火药桶。虽然,目前印巴关系有所缓和,但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军控专家朱明权教授指出,印巴两国对核武器的追求,特别是巴基斯坦,更大层面是考虑到了安全利益。面对常规力量远远超过自己的敌对邻国,伊斯兰堡只好求助于核武器来缩短和新德里之间的实力差距。这种印巴双方事实上存在的“安全两难”困境,使得南亚地区仍可能因为对抗失控,引发核战争。
贫富分化已成为核武器的强有力催化器。早在1974年,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即宣布:贫困的巴基斯坦人“即便吃草也要争取自己的核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核威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核威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标签属性:
核威胁:恐吓威胁罪立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