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个人资料
冯玮,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代表作品是《"总体战"和现代日本经济体制三大特征的形成》。
冯玮个人作品
编译
世界学术名著精华《科学·爱·秩序·进步--〈孔德实证主义概论精粹〉》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主要学术论文
《"总体战"和现代日本经济体制三大特征的形成》 《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评日本政治"存异"和文化"求同"的殖民统治方针》 《世界历史》2002年第3期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新动向述评》 《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
《试论幕末和明治初期日本"洋学"的基本动向》 《世界历史》1994年第3期
《重新认识锁国政策对日本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 《世界历史》1992年第5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历史》1993年第1期全文转载)
"文明形态史"研究补遗--影响斯宾格勒与汤因比的三位学者及其理论
《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当今日本史坛值得关注的理论动向》 《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俄国和欧洲及文化·历史类型―――论比较文明论的先驱尼古拉·达尼莱夫斯基》
《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现代日本经济体制源流论"阐析》 《日本学刊》2004年第3期
《从"尊王攘夷"到"尊王扩张"--对日本近代国家战略思想演变轨迹的探析》
《日本学刊》200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2期转载)
《西学和日本殖民扩张主义的内在联系》 《日本学刊》 2000年第6期
《日本西学的基本历程》 《日本学刊》1996年第1期
《外来压力:日本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催化剂》 《日本学刊》1993年第4期
《日本在台湾推行殖民统治的本质特征》 《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1年第2期全文收录)
《"从满蒙领有论"到"大东亚共荣圈"--对日本殖民扩张主义的再认识》
《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
《试论福泽谕吉的 "贸易立国论"》 《复旦学报》2009年第2期
《"洋学"家的"尊王"论在日本近代政治体制形成中的作用》
《复旦学报》2002年第4期
《从"同化政策"看日本殖民统治和殖民扩张主义的特征和本质--对日本在台湾推行同化政策的历史考察》《复旦学报》1999年第6期
《南蛮学时代:日本西学的初创时代》 《复旦学报》1994年第2期
《从近代日本和英国宗教动向的反差看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复旦学报》1988年第2期
《解构日本战后经济民主化改革"三大支柱"》 《史林》2008年第5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
《"总体战"和现代日本间接金融体制的形成》 《史学集刊》2004年第4期
《对锁国时代日本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状况的历史考察》 《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
《清政府鼓励赴日留学政策的二律背反――简论清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
《"总体战体制论":当今日本史坛值得关注的理论》 《历史教学》2004年第6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历史》2004年第8期)
《论殖产兴业指导者的政策理念》 《江西师大学报》2009年第3期
《再论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特征、问题及改革――对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历史学分析》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0 期)
《社会过程·文明过程·文化运动――阿尔弗莱德·韦伯的"历史内在结构论"述评》
《河北学刊》2004第5期
《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的三大贡献》 《江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
《近代前后日本西学的历史性演变》《外国问题研究》1993年第2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4年第2期全文收录)
《东西方社会变动的共时性--西学传入中国的基本前提》(日文)
(日)中国社会文化学会主办《中国---社会与文化》第21号(2006年6月)
《对中日两国"战时金融体制"的历史考察和分析》(日文)
《地域综合研究》第34卷第2号2007年2月
《"政祀合一":日本近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特异现象"―-与欧美的比较》(日文)
《"水户学"与国际交流论文集》(东京大学主办)2005年12月
《中、日、韩三国的相互理解和误解》(日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论丛第1辑1998年12月
《"总体战"和日本经营方式"三大神器"的形成――史证和质疑》
《"集体暴力及其记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2005年7月
《西学:明治宪法体制的"推进剂"》《北京论坛2008'论文集》(2008年11月)
《"文明"和"文化"的辨析》《北京论坛2006'论文集》(2006年11月)
《"美国因素"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影响》 《北京论坛2005'论文集》2005年11月
《战争:日本金融体制的推进器》(《亚洲研究辑刊》第4集2008年12月
《阿尔弗莱德·韦伯:〈文化社会学〉》 载《外国史学名著导读》复旦出版社2007年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载《外国史学名著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语源到现实意义的观照》载《史与诗:世界诸文明的历史书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论日本政治体制的"否定之否定"运动规律》
《东亚政治体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9月
《论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日政策的"二律背反"》《亚洲研究集刊》2004年创刊号
《日本战时经济体制在战后的延续――"1940年体制论"解析》
《日本研究集林》2004年第1期
《当今日本史坛值得关注的理论动向》
《"史学理论热点与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6月
《论日本"民族主义"与殖民扩张主义的联系》
《第七届日本殖民主义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7月
《"总体战"和"日本型经营"的形成》
《"东亚发展模式与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1月
《试论"台湾问题"的历史地位》
《"海峡两岸台湾历史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2月
《论与兰学"失之交臂"对朝鲜西学发展的影响》
《韩国研究论丛第9辑》2002年
《从中、日、韩西学的形成看其传统文化的差异》
《第4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4月
《论日本殖民统治和殖民扩张主义的特性》
《第二届近代日本内外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8月
Can two tigers peacefully coexist on a mountain
The Korea Times 2001-05-21
Who is Christian?The Korea Times 2001-04-21
Can Korea make "the multiple choice?"
The Korea Herald 2001-04-20
What is Koizumi's desire to visit Yasukuni Shrine ?
The Korea Herald 2001-05-16
The chalice and the bladeThe Korea Herald 2001-05-14
We were advised to keep quiet:
An answer to "Questioning to China's Policies on Tibet"
The Korea Herald 2001-04-14
Cultural Aspects of Spy Plane Incident
The Korea Times 2001-04-10
Japan's intention to distort history
The Korea Herald 2001-04-07
《军用飞机的冲突和措词的对立》 《东亚日报》2001-04-8
《历史教科书,还是历史剧本?》 《东亚日报》2001-04-10
《从中国、日本、朝鲜西学的形成看传统的差异和影响》
《韩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新探国际学术论文集》2002年9月
《论"日鲜一体"和日本在朝鲜推行的殖民主义同化政策》《韩国研究论丛第7辑》2001年
《1801年辛酉教难及其对朝鲜西学发展的影响》 《韩国研究论丛第7辑》2001年
《论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政策的实质》 《面向21世纪优秀论文集》2001年
《论"堪和贸易"的中断对日本西学的影响》《日本研究集林》2001年第2期
《辛酉教难及其对朝鲜西学发展的影响》《韩国研究论丛》第7辑(2000年)
《论日本在朝鲜推行的"皇民化"政策》《韩国研究论丛》第7辑(2000年)
《试论朝鲜西学的接触期》《韩国学论丛》第1辑(2000年)
《"西洋化"与国际化――日本西学的历程及与国际化的关系》
载《国际化:岛国日本的历史抉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从新闻媒体的宣传看近代日本对朝鲜的认识――兼论对中国的认识》
《韩国研究论丛第2辑》1996年
《孔德和他的实证主义概论》 《西方智慧通典》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8月
《从中、日、韩西学的形成看其传统文化的差异》
《第4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冲绳硫磺日美血战》 《文汇报》1995年8月15日
C译文
《日本近代政治体制的演变》(日译汉) 日本研究中心1999年
《中国必须注意日本民众的战争责任》(日译汉)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7期
《日本文化模式论》(日译汉)载《文化人类学理论构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荷兰结构主义》(日译汉)载 《文化人类学理论构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现象学和文化人类学》(日译汉)载《文化人类学理论构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冯玮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批准文号:2007JJD770094 ,此批准号批准的项目是:区域推进战略:长三角区域现代化进程的模式解构与普遍意义。接此项目的研究中心为: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获奖情况
2007年6月获复旦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