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年龄资料哪里人,概述,自然地理,历史沿革

武强个人资料

武强县,隶属于河北省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南临衡水,北通京津,东接沧州,西近石家庄, 武强县总面积445平方千米(2013年)。 武强县境内滏阳河、滹沱河穿境而过, 石黄高速和307国道横贯东西,属温带季风气候,无霜期为18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54毫米左右。

武强年龄资料哪里人,概述,自然地理,历史沿革

1993年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2006年武强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2012年,武强县完成生产总值45.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0.2%。

武强概述

武强县隶属河北省衡水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京津石三角中心,既是环渤海开放地带,又是内陆开放前沿。全县辖2镇4乡238个行政村,面积445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人口21万。由于地处滹滏滞洪区,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1985年、1994年两次被国务院列为革命老区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强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富民强县为己任,以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为主旋律,凝聚民心,鼓舞干群士气,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2.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91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028元、2682元。

武强自然地理

武强县南距衡水市55公里,北距首都北京260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市135公理,东距黄骅港160多公里,石黄高速和307国道横贯东西,正港路、武小路穿境而过,油路通车里程294公里,是河北省交通最发达的县之一。通讯发达,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直拨国内外,京九、京唐、京沪光缆和微波干线均在武强设有出口,在衡水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电力供应充足,是农村电气化达标县,年供电能力3亿千瓦时。

武强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辣椒等农作物。境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利用当地花生、红薯等农产品精制加工而成的风味小食品享誉国内外,“绿源”、“北谷庄”无公害棚室黄瓜畅销京津和东北三省,并出口俄罗斯。

历史沿革

虞舜武强县之际,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时至周武强县地属冀州域。

春秋时期,武强县地属晋。

战国初,武强县地属燕,后属赵。

秦并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武强县地属巨鹿郡。

西汉初,武强县地北部为武隧侯国。《河间府志.世系志》记载: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举列侯功臣思食其封夫疥为武隧侯。武隧侯城在今田沙洼村西南。南部为武强侯国。《畿辅通志》记载: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功臣严不识为武强侯。武强侯国在今李家城、吴家城村址处。《河北通志》记载:武强侯国至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国除。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武隧侯国除,改为武隧县。治所在武隧侯国城邑,属河间国。武强侯国除后均属武隧县。

新莽时期,武强县改名为桓隧县。东汉时,建武初年(公元25年),又封王梁为武强侯国。建武二年(公元26年)国除复归武隧县。同时,武隧县改“隧”为“遂”,称武遂县,属安平国。

三国时期,武遂县属安平郡。西晋时,武遂县初属安平国,后改属武邑国。晋惠帝分武遂县,析属武强县名之始。县城治所在原汉侯邑武强城,今李家城、吴家城村址处。武强县之得名有二,据《畿辅通志》载:是因汉古城以得名。据《武强县志》记载:因有武强山(又名弓形山,已沦没)而得名。武强县始属长乐园。

东晋十六国时期,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武强县和武遂县同属武邑郡。南北朝时,北魏皇始二年(公元397年)于武强县境内,今旧城村址处筑郡城。皇始三年(公元398年)迁武邑郡于武强。辖武遂县、武强县。神瑞二年(公元494年),撤销武强县并入武邑县。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复置武强县。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废除武邑郡,撤销武遂县并入武强县。原武邑郡址改为武强县县城。复属长乐国。

隋时,武强县属信督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武强县归属冀州。贞观元年(公元674年)属深州,唐末又属冀州。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县治所往北迁五里在今街关处重建武强城。《武强县志》记载:周显德二年冀州刺史张辉始建今治。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武强县仍属深州。 元时期,太祖十九年(公元1224年),于武强县升置东武州,属真定路。辖武邑县、静安县。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撤销东武州恢复武强县建制仍属深州。十一年(公元1239年),割武强部分属祁州。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恢复武强县改属晋州。明朝时期,初,武强县属正定府。永乐年间建都燕京时改为滹川郡。后仍名武强县,属晋州。清代,百余年循明制,武强县属晋州。雍正二年(公元724年),武强县改属直隶省深州。

中华民国期间,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武强县直隶省深州。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州制废,改为道制。武强县属直隶省冀南道。中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冀南道改名为大名道,随之武强县属大名道。后改属真定道。中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七月,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武强县属河北省。中华民国十八年,国民党县党部成立。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暴发后日寇南侵,国民党仓惶南逃,从而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和国民党对武强的反动统治。抗日战争时期,一九三八年,武强县属冀中第八专区(河间),一九四六年改属冀中第十一专区(辛集)。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强县属河北省衡水地区。一九五一年,武强县人民政府从武强(今街关)迁驻小范。一九五二年十月,武强县改属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一九五四年六月,武强县属河北省沧州地区。一九五八年,撤销了武强县建制并入献县,属沧州地区。后改属天津市管辖。一九六O年三月,武强县区域改并入深县,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一九六二年一月恢复武强县建制,属石家庄专区,七月改属为衡水地区至今。

2000年,武强县辖2个镇、4个乡:武强镇、街关镇、北代乡、周窝乡、孙庄乡、豆村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1215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武强镇59536街关镇33519豆村乡31216北代乡29675孙庄乡33131周家窝乡25081

行政区划

2002年底,武强县面积444.5平方千米,人口20.8万。辖2个镇、4个乡,238个村委会。县政府驻武强镇滏西路1号。

武强武强县镇镇政府驻滏东北路4号。面积98.3平方千米,人口5.69万。辖45个村委会:南牌、北牌、东牌、何村、大屯、马头、小营、西厂、东厂、民兴、民建、洼西、乐郊、林东、庞疃、琢家、菩萨、欧家庄、邵家庄、常家庄、杨家庄、肖家庄、牛王庄、陈家院、彭刘庄、西辛庄、南辛庄、北辛庄、东王庄、北里谦、南里谦、东里谦、西樊屯、北立车、南立车、武安庄、高庄窝、东中旺、西大过、郎子头、北小范、西中旺一、西中旺二、西中旺三。 街关镇镇政府驻西北街村。面积79.5平方千米,人口3.28万。辖54个村委会:西北街、西南街、东南街、东北街、洛沱湾、郝家庄、贾家庄、乔家庄、李家城、吴家城、北谷庄、南谷庄、五里屯、后马庄、前马庄、刘家头、督府营、崔魏园、前台头、北台头、李德庄、大郭庄、蔡留贯、韩留贯、崔留贯、范留贯、西刘庄、郭家湾、李齐居、东郭庄、西宋、东宋、新合、李家、郑家、河涯、小韩、大韩、乔疃、南关、北关、东关、西关、梅庄、王庄、康庄、芦园、花园、铺头、拜口、夹圹、曹庄。

北代乡乡政府驻北代村。面积80.2平方千米,人口2.90万。辖35个村委会:北代、南代、马庄、孙村、苑庄、樊堤、解村、杜林、前杨武寨、后杨武寨、东杨武寨、张北召什、杨南召什、尚北代、后西代、前西代、前韩旺、后韩旺、吴沙洼、葛沙洼、樊沙洼、张沙洼、王沙洼、田沙洼、栗家庄、朱家庄、韩家庄、西刘堤、东刘堤、青莲寺、北平都、南平都、留寺林。

孙庄乡乡政府驻西五祖寺村。面积69.8平方千米,人口3.29万。辖25个村委会:西五祖寺、东五祖寺、西北召什、刘南召什、北堤南、南堤南、东唐旺、北孙庄、东孙庄、铁匠庄、大王庄、西复兴、东复兴、张法台、西王庄、庄窝头、孙猛寺、北新兴、南新兴、耿庄、皇甫、陈庄、任庄、合立、古坛。

周家窝乡乡政府驻周家窝村。面积51.7平方千米,人口2.56万。辖40个村委会:周家窝、大段庄、东段庄、前段庄、康家厂、郑家厂、弓牛厂、簸箕厂、西安院、大安院、郭家院、吉家口、郭家院、止方头、西小章、东小章、任家庄、阎家庄、张家庄、陈家庄、谭封庄、李封庄、崔封庄、西辛庄、东辛庄、张金庄、北王庄、后护驾林、杜王李厂、河南王庄、寨子、董庄、刘厂、旧城、关头、菊里、前王、东王、西王、大刘。

豆村乡乡政府驻豆村。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3.06万。辖39个村委会:豆村、邓庄、张庄、常村、后庄、西薛、东薛、谷家、蒋庄、丁庄、徐庄、前庄、吴家寺、后台南、前台南、西左庄、东左庄、大李庄、西张庄、阎五门、刘五门、李家屯、大杨庄、西岔河、东岔河、刘铁房、宋古河、刘古河、大刘庄、南刘庄、刘小寨、黄家屯、侯家屯、吉家屯、南孙庄、杨家头、赵褚桃园、阎邓褚桃园、李马褚桃园。

2006年,武强县辖2个镇、4个乡:武强镇、街关镇、豆村乡、北代乡、孙庄乡、周窝乡。

2007年,撤销周窝乡,设立周窝镇,以原周窝乡的行政区域为周窝镇的管辖区域,镇政府驻周窝。

经济发展

武强县

武强县紧紧围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农业富民、工业强县、开放带动、特色兴县四大主体战略,加快三龙三城一区一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9530万元,财政收入7035万元,固定资产投入409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13.6%、15.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2068万元、86133万元、31329万元,同比增长8.6%、9.4%、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8元,增长4%。实际利用外资315万美元,增长2.1%。 武强县按照“区城布局、规模经营、龙头带动”的发展思路,建成了粮食、辣椒、蔬菜、食品、养殖五大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先后被国家和河北省命名为“辣椒生产基地县”、“1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

农业武强农业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龙型经济初具规模。按照“立足武强实际,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型经济,压粮扩菜,增加畜产比重”调整思路,通过实施“西菜东草”战略,全县初步形成了西部以蔬菜为主,东部以林果、牧草、养殖为主的发展格局。建成了粮食、辣椒、蔬菜、食品、养殖五大生产基地,先后被国家和河北省命名为“小食品生产基地县”、“黄瓜生产之乡”、“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投资1500万元的武强千亩蔬菜示范园,带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完成了沿307国道28公里长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带建设,全县日光温室总数达20600个,蔬菜面积达10万亩,被河北省确定为40个蔬菜生产大县之一。林草间作高效种植模式初具规模,全县经济林、用材林达5万亩,苜蓿2万亩。以草带养、种养结合,养殖业迅速发展。全县蛋鸡存栏达到200万只。羊出栏6万只,猪出栏9万头,千只鸡、百头猪、百只羊的规模养殖户达到了1200户。

2006武强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72亿元,利税7644万元,化工、线缆、乐器、玻璃纤维四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完成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了78%。化工行业以立车集团、汇泉集团为龙头,拥有化工骨干企业32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销售收入6.1亿元,被省列为“万吨染料基地县”,“汇泉”牌靛蓝粉是省名牌产品,“立车”牌荧光粉是省优质产品,立车企业集团的荧光粉产销量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电线电缆行业有线缆生产加工企业23家,从业人员3500多人,年销售收入8.5亿元,主要产品有35千伏高压电缆、低压交联电缆、阻燃电缆等30多个系列10000多种规格,畅销国内10余个省、市和自治区,龙头企业北方电缆集团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线缆生产厂家,被国家定为全国电网改造入围企业,“宏发”牌电线电缆荣获河北省免检产品、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乐器行业有河北金音乐器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从业人员3200多人,年销售收入2.6亿元,主要生产萨克斯、长笛、单簧管、提琴四大系列80多个品种400多种风格,产品90%以上出口,畅销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管乐器产量位居世界第四、全国第一,“金音”牌乐器及其商标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玻璃纤维行业主要分布在街关镇,现有玻璃纤维企业30家,产品有无碱纱、中碱纱、无碱布、玻璃纱、导风筒基布、玻璃钢基布、平织窗纱、鱼杆布等30多个规格,从业人员1500余人,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年销售收入1.5亿元,龙头企业津武玻璃纤维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单丝涂塑平织窗纱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

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全县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5万门,农村通话率达100%;正在建设的省重点工程--石黄高速和307国道跨越全县,形成了“五横三纵”的交通网络;被国家命名为“农村电气化达标县”。年画博物馆古朴典雅,展示着武强特色。武强宾馆,匠心独具,迎接着八方来客。城区80余座大楼鳞次栉比,生活、服务、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已建成高标准教学楼18座,以年画为基调的县职业教育中心工艺美术专业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跨省招生,并成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实习基地。小康建设步伐加快,1997年一举甩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并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脱贫工作先进县”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6元,社会环境稳定祥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武强武强县县是久负盛名的“木版年画之乡”。武强年画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年画产地之一,被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基础,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享誉国内,驰名海外。武强年画博物馆是我国年画业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是全国第一家年画博物馆,馆舍古朴典雅、藏品珍贵丰富,是河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出版研究会”就设在该馆。建馆以来,先后接待日、美、英、法、德、加及东南亚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及国内观众38万余人次,深受好评。 交通电力发达,拥有各级公路里程达282公里,公路密度达63公里/百平方公里,石黄高速和307国道跨越全县,“五横三纵”公路格局初步形成。全县建有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4座,年供电量达2亿千瓦时,被国家命名为“农村电气化达标县”。

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缆数字化,交换机容量达到3.3万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3.6部。IC卡电话、智能公话遍布城镇和乡镇。

武强县立车村是“全国创造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小康建设示范村”、“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红旗党支部”,村办企业衡水立车企业集团,生产的荧光粉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立车”牌荧光粉被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无放射性夜光粉是国家民政部唯一指定的标牌专用产品。企业发展成为集发光材料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科技企业。用户发展遍及国内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日本、马来西亚、荷兰等国家,是全国最大的荧光粉生产企业。

特色产业

电线电缆行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近几年来,各骨干企业紧紧抓住农网改造、西部大开发和申奥成功城网改造的有利时机,纷纷增投入、上项目、搞技改,使电线电缆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拥有河北北方线缆集团、沈强线缆集团、武春线缆集团等骨干企业16家,主要产品有35千伏高压电缆、低压交联电缆、阻燃电缆等30多个系列10000多种规格,其中"宏发"牌电线电缆年荣获河北省免检产品,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畅销东北地区及京津等十几个省市和地区。电线电缆行业的龙头企业河北北方线缆集团2001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引进了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使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产品质量保险,在国家机械局机械行业企业综合指数排名位居第30名,在全国电工电器工业行业位居第10名,两项排名列河北省第一名。

乐器行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几年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拥有河北金音乐器有限公司、锦泰乐器公司、锦华乐器公司等十四家骨干企业。特别是近几年来,乐器行业通过增投入、上项目、抓开发、搞技改,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从业人员达到8000人,其中各类乐器生产技术人员5000人;各项经济指标连年翻番增长,产业基础日趋雄厚。主要产品有高音萨克斯、长笛、单簧管、提琴四大系列80余个品种,畅销欧美、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西管产量在2000年底就已跃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乐器行业的龙头企业河北金音乐器公司围绕“金音乐器让世界充满音乐和友谊”的目标,2000年出资10万美元与美国布鲁克林大学共同建立了乐器研究所,为研制开发新产品、快速占领市场制高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基础上,2002年又投资100万元从美国引进了ERP网络化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为形成乐器生产规模化、系列化,武强县以河北金音乐器公司为核心,在307国道以南、石黄高速公路以北规划了中国武强乐器城。到“十五”末,将初步建成集科研、开发、生产、集散于一身,涵盖所有西洋乐器、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工业园区。

武强县是河北省“万吨染料基地县”,化工行业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拥有化工骨干企业19家,市级化工企业集团1家,行业资产总值2.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8亿元;现有干部职工1500人,其中技术人员500人,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主要产品以染料、染料中间体和染料助剂、荧光粉、硬质胶、化工机械为主,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迅猛发展化工行业中,涌现出了河北汇泉染料化学有限公司、立车企业集团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显示了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九五”期间,全县化工行业保持了20%以上的递增速度,部分骨干企业增速达到30%以上。

根据化工行业发展现状,武强县谋划了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武强工业园,引进了投资5000万元的东北橡胶助剂项目。“十五”期间,化工行业将依托武强工业园区的建设,狠抓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三个重要环节,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食品行业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食品行业蓬勃发展,成为立县强县的支柱产业和盛名远播的特色行业。1997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食品生产先进县”,从1998年开始,连续四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食品工业强县”,2001年被衡水市政府确定为食品饮料业龙型经济“重点实施县”。 全县拥有食品生产加工摊点300多家,从业人员30000多人,骨干企业100家,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10家,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20家,主要产品有花生、署脯、辣椒、脱水菜、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糕点等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其中“甘顺”牌小食品、“振兴”牌小食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食品行业连续五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为加快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于1999年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2亿元、占地200亩的武强食品城,目前食品城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食品城将成为集生产、交易、科研、服务为一体、我国北方最大的食品生产交易集散地;也将带动食品行业向高档化、功能化、多样化的绿色食品方向发展。

武强县蔬菜产业始于九十年代中期,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农民增收目标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扶持、加强服务,大力发展以无公害黄瓜为主的温室大棚。以石黄高速、307国道两侧三带为主的蔬菜龙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全县现有蔬菜面积10万亩,日光温室蔬菜5万亩。年产蔬菜34万吨。无公害黄瓜种植坚持“四统一分”(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物资供应、统一销售、分户种植),99年开始连续三年被省评为优质农产品,2000年武强县黄瓜被给予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无公害认证面积5万亩,力争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已在省商标局注册了“武绿”牌商标。2002年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黄瓜之乡。2001年投资520万元建起的县铺头蔬菜批发市场成为蔬菜产业的龙头,无公害黄瓜远销东北三省、山西、内蒙及京津等大中城市。

武强县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向周边辐射发展。内建40栋高标准连动式智能温室,全部配备电动卷帘、微滴灌、反光幕、阳光灯等先进设施,另有500个普通日光温室用于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引进温室油桃、芦荟、食用仙人掌、火龙果等花卉名优新特产品蔬菜品种60个,新技术15项。

玻璃纤维行业

玻璃纤维行业,主要分布在街关镇,现有玻璃纤维企业11家,生产产品有无碱纱、中碱纱、无碱布、各种型号玻璃纱、导风筒基布、玻璃钢基布、平织窗纱、鱼杆布等30多个规格品种,从业人员900余人;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年销售收入8300万元。龙头企业津武玻璃纤维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单丝涂塑平织窗纱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天津玻璃纤维总厂,位居全省第一,年销售收入6500万元,上交税金220多万元。

发展蓝图

今后的一个时期,是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武强扩大开放、吸引外资、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武强县人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抓好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开放带动两在战略,促进全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再经过10年努力,到2010年,武强县经济和社会将发生巨大变化。

经济实力雄厚。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12%以上,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半。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达到5%、11%、18.5%左右。产业结构基本实现合理化,农业形成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新格局,工业基本完成由传统向现代型转变,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1:60:29。

经济体制健全。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市场体制发育成熟,宏观管理灵活高效,经济发展外向度较高,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基础设施完善。形成开放式、立体化、快捷畅通的交通通讯网络,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城镇人口达到10万以上,城镇水平达到50%以上。

人口、环境实现了持续发展。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上,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人民生活富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811元,年均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753元,年均增长6%以上,吃、穿、用等生活资料更加丰富,住房和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环境理更加优美,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上一篇:赵炳锐年龄资料哪里人,早年经历,演艺经历,主要作品
下一篇:李梅可年龄资料哪里人,演艺经历,主要作品,社会活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