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罗云熙、白鹿领衔主演的古装偶像剧《长月烬明》开播以后,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大家对这部剧的评价褒贬不一,剧中几位主要角色的妆容和状态,更是数次登上热搜。
尤其是剧中男主角罗云熙,很多网友都在评论他太瘦了,其实如果单看演员本人,确实是瘦了一些,但如果结合剧中角色来看,也还算说得过去,毕竟在《长月烬明》的原著小说《黑月光拿稳BE剧本》里面,男主角刚出场时的描写就是:“颀长的身躯下,瘦骨嶙峋,骨头硌人。”
所以从符合原著角度来看,罗云熙这时候的样子倒是很符合,只不过他与女主站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并不太“颀长”,两人的CP感确实稍微差了一些。
其实除了身材以外,男主角另外一个让人不解的地方在于他对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剧中其他角色,无论是仙界、魔界还是人间,在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时候用的都是“我”,只有男主角一个人在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时候用的是“吾”。
看有网友解释说用“吾”感觉更文言一些,如果说剧中角色的台词都比较文言,倒是可以理解。
但问题是剧中所有台词都非常白话了,甚至连仙门最厉害的法宝都起了一个“过去镜”这样直白的名字,真的有必要非让男主角一口一个“吾”吗?难道这样感觉不突兀吗?
另外,并不是说用“吾”就比用“我”更文言,在古代,“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出现的时间,实际上比“吾”还要早很多。
从字源来讲,“我”比“吾”出现的时间更早
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我”字,“我”的字形从戈,像一种有柄有钩的古代武器——大斧,本义是兵器,同时也已经假借用来表示第一人称。
而“吾”字是金文时代才开始出现的,西周时期“吾”多用来表示“御”,即捍御、抵御之义。
西汉时将中尉的官名改称为“执金吾”,这里面的“吾”就取了抵御的意思,这个官职是指宫廷护卫的首领。
西周金文中,“吾”多数是用来做人名,并没有发现用为第一人称代词的词例。
从东周开始,“吾”才开始在部分文献中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根据统计,在《诗经》里面,有585个“我”字,但并没有“吾”字。
《尚书》里面有198个“我”字,只有一个“吾”字。
《论语》里面有47个“我”字,有114个“吾”字,所以有人认为,由于《论语》的广泛传播,才使“吾”字的使用逐渐多了起来,很多古人由于学习了《论语》,才开始在书面上将“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吾”是指一种自称,而“我”是用来对别人来指自己
在《说文解字》里面,“吾”字排在卷二,列为口部,“我”字排在卷十二,列为戈部。
在“我”字的释文下面有段徐锴的注解,说“我”字是“从戈者,取戈自持也”,也就是左边是手,右边是戈,操戈为我。
所以古人在称我的时候,通常音调高,而称吾时候,音调低,有一种低调感觉。
从这种语气上的区别,可以知道“我”字带有一种自高自大的感情色彩,多用以夸耀自己。
梁武帝时期,印度的达摩祖师携梵文佛经入中国,南泉普愿法师就根据梵文,在其禅宗著作《五灯会元》里面将释迦牟尼的一句名言,翻译成文言文时,使用了“我”字,即“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在《论语》里面,老师对学生说话时可以用“我”,上一辈对下一辈讲话时也可以用“我”,而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则用“吾”。
在《道德经》里面形而上的语境下用“我”字,在形而下的语境下则用“吾”字。
有人解释在《道德经》中“吾”和“我”不是同一个概念。
“吾”指一个人的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是凡夫俗子;
而“我”则代表一个人内在的我,是真我,自我修炼的成果,得道成仙的本体。
后来诸子百家很多人都延续了老子对这两个字的用法,比如《庄子》的“今者吾丧我”、《孟子》的“吾善养我浩然之气”等等。
所以如果按照我国古代对“吾”和“我”的习惯用法来看,《长月烬明》里面的这位男主角,似乎还是用“我”字更加符合他刚出场时的身份。
本文标签属性:
罗云熙:罗云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