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吃面不吃鸡
编辑|t
2024年2月,俄乌冲突来到了第三个年头。今年开年以来,俄军一改往日“磨洋工”的做派,接连攻下阿夫迪夫卡、罗博季涅等多个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这几年的俄罗斯经济在西方的重重封锁下却丝毫未见衰退,2022年甚至在时隔近30年后短暂回到了世界前十。
眼见对抗和封锁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西方又开始炒作“俄罗斯威胁论”,比如最近全世界媒体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俄罗斯将在太空部署核武器”。
尽管俄罗斯政府甚至普京本人一再辟谣,西方记者却始终不肯买账,并且跑到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碰瓷,询问中方对这个话题的看法,言语间大有逼迫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站队的意味。
对于西方记者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给出了不卑不亢的回应:“关于你提到俄罗斯可能在太空部署核武器事,我注意到俄方已经作出了回应,强调俄罗斯一贯反对在太空部署核武器,并且呼吁遵守所有现有协议。”
那么俄罗斯究竟有没有向太空部署核武器的计划呢?
太空从不和平
当今世界,和平利用太空已经是全人类的共识,任何国家都有权开发太空技术,但探索太空的一个大前提是接受一系列太空法的约束。然而在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冷战时代,太空武器是一个可以摆到台面上谈论的话题。
人类对外太空的实质性探索始于1957年,这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1号”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许多学术文章和文学作品习惯于描写“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之前美苏两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如何激烈,但事实上在冷战的前10年中,人们对太空的态度都非常冷淡。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技术不成熟,二是因为那时还看不到太空的军事价值。
不过当“斯普特尼克1号”从人们的头顶划过时,各国决策者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无数种把太空开辟成战场的办法。
1957年当年,美国海军临危受命要将一颗南瓜大小的“先锋3号”(vanguard test vehicle 3, TV3)卫星送入太空,其间将进行全程电视直播。结果慌乱之中,美国海军的发射的火箭发射不久就摔到地面炸成了一团火球,这次行动因此被揶揄为“出毛病计划”。
VT3发射失败的同时,美国政府又提出了与苏联针锋相对的反卫星计划和一项集“可恢复胶片系统侦察”、“侦察导弹发射红外监视”、“电子光学监视”三种手段于一身的侦查项目。
太空探索开始仅仅两个月后就演变成了一场纯粹的军备竞赛。
1958年,美国成立了今天大名鼎鼎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人心心念念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索者1号”也在当年发射成功。
这一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后来这个小组撰写了著名的《珀塞尔报告》,该报告一方面强调太空的科研价值,一方面也明确了太空的军事应用潜力。
同样是1958年,中国也在中科院院士赵九章等人的推动下提出了自己的人造卫星计划,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亲自作出指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并且要搞就要搞大的,鸡蛋那么大的我们不抛。”
从50年代到今天,太空军事化的手段多种多样,既有间谍卫星和反卫星技术这对军事侦查领域的矛与盾,也有各式各样的杀伤性武器。而在所有的太空武器中,核武器一直是独一档的大杀器。
太空核武器可以秒杀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等“未来武器”,起到一力降十会的作用,而且对一个掌握了核武器技术和火箭发射技术的国家来说,太空核武器没有额外的技术门槛。不过真正敢于在太空进行核试验的,也就只有美苏两个世界霸主。
当初将“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太空的“卫星”号运载火箭本质上就是一枚经过改造的R-7洲际导弹(俄文为P-7,北约代号SS-6),投放核弹那是它的看家本领。
1961年9月初到10月底,苏联接连在卡普斯京亚尔试验场发射了4枚核弹。这4枚核弹当量最小的只有1200吨,最大的也才4万吨,单论威力并不算大,但与以往的地面核试验或底下核试验不同,这4枚核弹全都在22.4千米以上的高空爆炸,其中第3、第4枚核弹的爆炸高度分别是150千米和300千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大气层与外太空划分标准,海拔100千米为卡门线,再往上就属于外太空了,300千米到达了许多卫星的运行高度,很显然这是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太空核试验。
尽管爱好和平的人士一再呼吁,可太空探索从一开始就带有军事目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俄罗斯今非昔比
冷战时代,苏联将太空武器开发到了当时的极致水平,然而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苏联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那继承了苏联最多遗产的俄罗斯在太空探索领域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苏联分家时,俄罗斯拿到了航天领域90%的账面资产,不过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大的拜科努尔火箭发射场地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离自己而去。与此同时,还有许多重要的航天企业散落到了各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虽然后来俄罗斯又花高价从哈萨克斯坦手中租下了拜科努尔火箭发射场,但俄罗斯的航天实力依旧受损严重。再加上俄罗斯的发展重心向经济转移,这个国家独立后最初十年在航天领域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绩。
唯一令俄罗斯人感到欣慰的是俄罗斯航天部门为了发掘资金来源增加了商业发射业务,并与美国、挪威、乌克兰等国制定了深度合作计划。
前几年美国商人马斯克重点开拓的太空旅行业务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但其实在这一领域,俄罗斯人可以称得上是马斯克的祖师爷。2001年4月28日,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人丹尼斯·第托送上太空,使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宇宙旅客。
不过也是这一年,在太空中遨游了15年的“和平”号空间站因资金短缺提前退役,在人工操作下落入大气层坠毁,那一刻令无数俄罗斯人黯然神伤。
经过10年的自我救赎,俄罗斯航天工业在21世纪迎来了曙光。随着经济情况的整体改善,俄罗斯政府开始重新重视起这项面向未来的产业。
之后的十几年间,《2006-2015年联邦太空规划》、《2013-2020年俄罗斯航天活动规划》、《2016-2025联邦太规划》、《2030年前及未来俄罗斯航天活动发展战略》等一大批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相应的资金支持也悉数到位。
2018年6月7日,普京通过媒体向俄罗斯航天人亮明态度:“俄罗斯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技术,推动商业化,提升卫星质量、设备质量,获得并坚定地保持在空间开发和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发射的能力和优势……”
除了直截了当的表态,俄罗斯在太空探索领域的花费也上升到了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在相对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俄罗斯航天工业也创造出了令人欣喜的成就,比如俄罗斯主导开发的“曙光”功能性货仓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国际空间合作项目,来自69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在该项目框架内进行了上千项实验。如果不是俄罗斯政府的鼎力支持,“曙光”项目很可能过早夭折。
今天的俄罗斯仍是太空探索领域的强国,甚至美国在一些具体项目中都要看俄罗斯人的脸色。但与创造了了第一颗卫星和第一名宇航员、能在太空军备竞赛中压美国一头的苏联相比,俄罗斯依旧相去甚远。
从苏联加盟共和国变成俄罗斯联邦后,这个国家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心态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1993年,俄罗斯颁布了分家后的第一部《空间活动法》,为俄罗斯航天工业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无论是这部法律的最初版本还是此后多年的修订版,抑或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其他法律,对航天工业的第一大要求永远都是“利用航天科技成果促进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
2008年,中俄携手提出《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和防止处理或使用武器反对太空物体》草案,6年后这份草案被提交到联合国,受到了各国的认可。
2014年乌克兰政治危机爆发后,美国针对俄罗斯制定了大批制裁措施,然而成千上万的制裁对象中却唯独见不到与俄罗斯运载火箭和国际空间站相关的身影。
NASA给出的解释是“我们的行动与政治无关”,可实际上美国人心知肚明,那时候美国的航天飞机已经全部退役,想要登上太空必须乘坐俄罗斯的运载设备,而俄罗斯对国际空间站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如果把相关的企业和人员列入制裁名单,受伤的反而是美国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人虽然口头上揶揄美国人:“没有我们的‘联盟’号,你们可以用蹦床把宇航员弹到太空去。”可实际上依旧保持着合作。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现在的俄罗斯与冷战时的苏联大不相同,这个国家既没能力也没意愿破坏外太空的和平。
不过现在的太空依旧说不上和平,因为美国还在。
贼喊捉贼的美国人
别看苏联在1961年把核武器送到了太空,可最先在太空使用核武器的也还是美国。
1958年4月,美国人核爆实验的地点选在了26.2千米的高空,那时候距离“探索者1号”升空刚刚过去了两个月。也就是说,美国人在奔向太空的第一时间就想在太空发动一场核战争。
当年8月份,美国人操纵的核爆炸来到了距离地面200千米的太空,一个月后又把高度提升到了540千米,同一时段内美国引爆的另一颗核弹虽然爆炸高度没有超过卡门线,但当量却达到了惊人的380万吨,这一切都发生在“探索者1号”升空的半年之内。
到了1962年,美国一年内就在高空和太空进行了8次核试验,其中7月9日引爆的一颗“海星-2”核弹当量足足有140万吨,爆炸高度为400千米,美国人引爆这颗核弹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摧毁一颗充当靶子的卫星。
“海星-2”不仅摧毁了目标卫星,还造成了另外7颗卫星偏离轨道乃至迷失方向、3颗卫星功能受损,另有3颗卫星一同被直接摧毁。这3颗死于非命的卫星中有两颗隶属于美国海军,另外一颗是英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沙龙1号”。当时“沙龙1号”刚刚升空没几天,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为此破口大骂美国佬蛮不讲理。
这颗核弹不仅使得太空上一片混乱,还直接波及了地球上的无辜百姓。在约翰斯顿环礁上,两名观测人员的眼睛被灼伤,随后核爆产生的强大辐射直冲夏威夷岛,一瞬间造成了当地电力中断、通讯设备失灵。
当时批准这次核试验的美国总统是以亲民著称的肯尼迪,当他得知试验产生的破坏后只是漫不经心地对相关人员说了声“下次注意”。
就是这样一个狂妄、野蛮的国家,今天居然在带头指责俄罗斯。
从肯尼迪开始,美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成了历任总统的政绩倍增器。到了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美国人对太空军备竞赛的狂热情绪到达了顶峰。1983年,里根在此前“高边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战略防御倡议。对普通美国民众来说,这份“倡议”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星球大战计划。
直到今天,星球大战计划中提出的某些武器研发项目仍在进行中,里根对外声称将为星球大战计划投入上万亿美元,要知道1980年中国的GDP折算成美元也才不到2000亿。
2018年到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手将美国“太空军”提升到了与海陆空等五大军种并列的地位,并且推动美国防部出台了新的《导弹防御评估报告》,全世界的媒体和学者由此将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称为“星球大战2.0”
仅2018年一年时间,美国就举行了4次涉及外太空的军事演习。面对记着的追问,美国副总统彭斯始终拒绝否认美国将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美国官员作出相关承诺,反而是美国的空天武器研发计划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大众面前。
究竟是一直在破坏太空和平,又是谁想在太空部署核武器,恐怕无需再作过多解释。
参考资料
张子琰.俄罗斯“太空大国”身份建构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21.
范家玮,谢文君.俄罗斯太空战略简要评析[J].军事文摘,2023,(15):27-32.
胡平.美丽凤凰木的阴影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背后的故事[J].同舟共进,2008,(02):38-41.
兰顺正.“军事化”和“武器化”——太空安全核心挑战[J].世界知识,2021,(20):18-21.
刘华清.冷战结束后美国太空军事战略演变[D].武汉大学,2020.
刘进军.太空核爆炸[J].卫星与网络,2016,(06):48-55.
本文标签属性:
俄罗斯:俄罗斯引擎搜索
苏联:苏联全称
火箭:火箭简笔画
武器:武器大师
技术:技术制造商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人口
文章:文章摘抄
普京:普京年龄
经济: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