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任妻子是苏轼的侍妾王朝云,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他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逝后。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任妻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三任妻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苏轼的三个老婆是谁?有那些典故?
宋熙宁八年(一○七五),任密州知州的苏轼,因槐肆誉思念元配妻子王弗,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三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雹前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数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憨男痴女。然而,苏东坡事实上却是个多情风流才子,有名份的伴侣便有三位。这三位妻妾皆姓王。元配王弗死后不久,续娶了前妻的二堂妹王闰,一位庄重能干的大家闺秀,第三位是舞妓歌女出身的王朝云。
苏东坡不仅对元配一往情深,也对他四十岁时在杭州所娶的歌女王朝云格外情深义重。一生无限风流,却又反复为情所苦。他的诗作中不少都是为这三位女性所写。
苏东坡的元配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十六岁同苏轼结婚,二十七岁卒于京城,后归葬故乡。王弗也念过书,苏轼读书,她陪着终日不离开;苏轼偶有遗忘,她还能从旁提醒。她对苏轼的关心和体贴,更是无微不至。苏轼任凤翔签判,她常劝苏轼不要同那些急于亲近他的人交往,认为这种人往往出卖朋友。
苏轼对这样一位好内助的病逝很悲痛。到他写《江城子》这首词时,王弗已去世十年。十年来,他因同变法派的分歧而被迫离开朝廷,南北奔波,饱经风霜。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亡妻的深切怀念,成了这首悼亡词哀惋凄�的基调。
宋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与朋友在西湖诗酒相会时,偶遇歌女王朝云,便不能自持而挥毫写下了有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藉诗寄情,抒发对王朝云的倾慕之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在朋友的怂恿帮助下,苏东坡娶了王朝云。婚后王朝云果然十分温婉贤淑,体贴入微,善解人意。
一次,苏东坡指着自己的肚皮问几位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侍妾答道:" 您腹中皆文章。"苏东坡只淡然一笑。另一侍妾说:"满腹皆见识。"苏东坡也不以为然,转至王朝云,她微笑道:"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捧腹大笑,连连称许说:"知我者,唯朝云也。"从此对王朝云更另眼相看。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由于他的耿直得罪权贵,遭受倾轧排挤,被放逐边远之地,颠沛流离。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无怨无悔。在黄州时,苏的续弦王闰也去世,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苏东坡诗中记述: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尽管如此,王朝云甘愿与苏东坡同患难,布衣荆钗,悉心为苏东坡调理生活起居。最为人称道的是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细火慢炖,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佳肴,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东坡肉。北宋元丰六年,王朝云为苏东坡生下了一子,取名遂礼,想起昔日的名满京华,而今自惭不为人识。苏东坡喟叹自己自作聪明、不识时务以致落魄至此,自我解嘲咏一诗云: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宋哲宗年间,苏东坡再次遭贬,放逐广东省惠州,这时他巳经年近花甲,王朝云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东坡感叹非常,写下一首七律,并作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诗曰: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当初白居易年老体衰时,深受其宠的美妾樊素便溜走了,白居易因而有"春随樊子一时归"之句。王朝铅段云与樊素同是歌女出身,然而性情却迥异,朝云的坚贞相随、患难与共,怎不令垂暮之年的苏东坡无限眷恋感怀呢!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因产后失调,身体十分虚弱,虽多方医治,终药石无效,不久便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朝云死后,苏东坡伤感不已,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至今游人至此莫不为他俩的故事而深深感怀慨叹。
ps:记得有句诗说说苏学士之朝云暮云,王学士之桃叶桃根,难道暮云是他的侍妾吗
二、先后一共娶了三任妻子,三任妻子却都英年早逝的人是谁?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光推动了工业发展,同时他在教育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后人对他评价很高。
张之洞一生娶了三个妻子,但三个妻子都死了。此后,张之洞在婚姻问题上就做了一件事。他做了什么事呢?
张之洞出身于直隶南皮,是典型的书香世家。
张之洞年幼丧母,父亲张锳对他颇为怜惜。不仅在外做官时,将他带在身边,还对他的学业非常重视,常以重金延请名师来教授他学问。
聪明好学的张之洞,果然没有辜负张锳的厚望,他15岁就中了举人。但是当时国家不平,起义不断。所以张之洞暂时中断了考试,帮助父亲整顿军务,并于18岁的时候,迎娶了石氏。
石氏是贵州都匀府石煦的女儿。
石氏出身于官宦人家,知书达理。
嫁给张之洞后,不仅和张之洞相敬如宾,还对长辈极为孝顺。再加上不久后,石氏又生下一子,因此张之洞对石氏颇为满意。
1863年,张之洞赴京赶考,他写的策论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被慈禧太后钦点为一甲第三名,告绝念并赐“进士及第”。
张之洞如愿被选为翰林院编修,自此走上了仕途。
张之洞为官后,张锳担心他孤身在外,无人照顾他,多次催促,要他将石氏及儿子接到京城去。
但是张之洞却一再表示,他不能近在父亲身边敬孝,让身为儿媳的石氏代为尽孝。
后来,还是在张锳百般劝说下,张之洞才将石氏及儿子接到了身边。
仅过了一月有余,谨慎持重的张之洞竟因才学被朝廷委任为湖北学政,张之洞欣然之余,决定再把石氏送回南皮。
就在此时,张之洞夫妇却因琐事发生了口角。
要知道,此时张之洞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身边常有人对他极力恭维,这无形中让他脾气大长。所以见石氏竟反驳他的主意,一怒之下,抬脚向石氏腹部踢去。
石氏躲闪不及,着实挨了这一脚,伏在地上半天不能动。
张之洞见状,惊骇不已,赶紧将石氏扶起来,然而石氏已经口鼻出血,不省人事了。
虽然请了医生来,但由于伤及内脏,不久,石氏便一命呜呼了袜困。
石氏去世后,张之洞恐慌不已,赶紧给父亲写了一封家书,将实情告诉父亲。
一方面,张之洞悔恨不已。
另一方面张之洞才入仕途不久,且颇受慈禧器重,前途正是一片光明。如果石氏的娘家人非要打人命官司,他不仅有牢狱之灾,仕途也会戛然而止。
所以,张之洞恳求张锳代为向石氏娘家求情,希望能得到对方的原谅。
石氏的父母得知后,心里痛苦无比。但毕竟爱惜张之洞的才华,所以最后还是原谅了张之洞的过错。
张之洞写给父亲的这封家书,后来被收录进《张之洞家书》中。
在做湖北学政后,张之洞由于对石氏之死颇为愧疚,迟迟没有续弦。
当时,湖北布政使唐树义很欣赏张之洞的才学,有心想将女儿唐氏嫁给他。
盛情难却,张之洞最终还是迎娶了唐氏。
唐氏性格温顺,对张之洞的生活起居也极为细心。
遗憾的是,这段婚姻仅维持了两年,唐氏便因病去世了。
做了鳏夫的张之洞,虽然对唐氏颇为不舍,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他也无奈。
虽然接连丧偶,但张之洞在事业上却如日中天。他在任上时,不仅建立书院,整顿学风,还宏伍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进行举荐或奖励,因此他贤名在外。
清廷得知后,对张之洞大为赞赏,于是又调任他为四川学政。
当时,他的好朋友、金石学家王懿荣正好也在四川小居,张之洞便上门拜访。在那里,他遇到了王懿荣的妹妹王氏。
说起来,张之洞和王氏早就相识。
王氏出身书香世家,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诗词上也颇有造诣。
早些时候,王氏便对才华横溢的张之洞极为仰慕,因此王懿荣干脆做主,将她许配给丧偶多时的张之洞。
按说,有王氏这样的美女红袖添香,张之洞的婚后生活着实过得安逸。可是不幸的是,王氏也仅和他过了3年,便因难产去世了。
接连死了3位夫人,张之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有一次,张之洞的朋友无意间提起有个叫袁半仙的人算命很灵。
张之洞听说后,便记在心里,某日穿着素衣去拜访袁半仙。
谁知袁半仙看了他一眼,便立刻跪拜不起。
张之洞扶他起来后,问起来,袁半仙才说他是“狗骨镶龙头,不拜相也封侯”。
不过,袁半仙说张之洞虽然命里福禄寿都不缺,但是因为骨贵,一般的女子压不住,所以他命里无妻。
张之洞一愣,还不待他开口,袁半仙又问了一句,先生这丧妻之痛是否前后有3次?
张之洞听闻不由得佩服不已,于是连连问化解之法。
袁半仙说,也不难,不给其夫人的身份,就能保她相伴一生了。
这之后,张之洞又先后纳过秦氏和李氏两房妾,但是他自此再也不提娶妻一事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任妻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任妻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标签属性:
三任妻子:展涛与他的三任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