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5周年

北京大学的进步与发展

离不开一代代北大人

以青春之热血,青年之担当

一路奋楫前行

青春的火种

在这座永远的校园绵延不熄


在2023届同学即将毕业之际
在这个特别的时间刻度上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新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联合主办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支持
艺术学院博士生肖梦涯掌镜
以“青春”为题
从生命、学术、同窗、同侪
师生、爱情、亲情等多个维度
用四个多月的时间
记录下了34组59位北大人的
传承、至情与韶华
谨以此向
每一位昂扬奋进的北大人致敬
愿青春之芳华
始终在北大如诗绽放


01


九十岁的老先生,“零零后”的年轻人,诲人不倦的师长,意气风发的学子……一代代北大学人,从青年时期走来,又到青年学生中去。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热情,他们用青春书写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北大学脉,是一种绵延相续的精神,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学缘青春,在这里承前启后,开来继往;恣意生命,在这里锻铸岁月,尽情绽放;真理渴求,在这里绵延百年,庚续依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乐黛云(92岁)

中文系教授

她是位奇女子,17岁只身从贵州北上,瞒下父亲来到北大,乘兴畅游学术;50岁重新启程,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将中国思想带往世界。数十载治学热情,一身学人骨气,时代思想激荡,生命鲜艳明亮。今年,家门口的老树长出新芽,92岁的她,戴上丝巾、披上毛毯,绽放着青春之笑靥。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王义遒(91岁)

电子学院教授

他是量子频标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原子钟,解决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疑难问题,为国家重大科研领域做贡献。1952年,他来到北大物理系,开启了与燕园的缘分;1957年,他远赴苏联留学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回到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学院前身)波谱学教研室,开始从事原子钟的研究。春风化雨,立德育人,他曾提出本科教育改革十六字方针。如今,91岁的他精神矍铄,与时间追逐。在拍摄当天,他将心爱的收藏——幻灯片机再次点亮,这台二十余年前的机器,依然如当年流畅运转。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马克垚(91岁)

历史学系教授

1952年考入北大历史学系,他开始了与史学绵延一生的缘分。1956年留校任教,从讲授世界中古史开始,深耕史学研究与教学,摆脱权威束缚,摒弃学科成见,书写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史。他立足中国,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也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他同样热切地关注学科发展与青年人的成长,从不吝惜积极的肯定与鼓励,对北大青年寄予厚望。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谢冕(91岁)

中文系教授

写诗、评诗、教诗、选诗、研究诗,他一辈子没离开过中国新诗。他是中国诗坛的领航人、当代诗歌创作的护航人;是百年新诗的研究者和批评家、现当代文学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更是杰出的诗选家和教育家,言传身教下,无数桃园弟子和诗歌爱好者沐浴到中国新诗的光风霁月。皓首童心,他喜爱“二十岁教授”的称呼,欣赏“老顽童”的谑称;永葆朝气,笔下《永远的校园》,写就北大人共鸣的芳华记忆。本次摄影展主题“青春北大”与之呼应,为之延续,特邀先生题字,他的青春,“从今天开始”。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楼宇烈(90岁)

哲学系教授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真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玄学入手,体悟儒释道,为学贯古今。他依于仁,倡导“人文立本”,建构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学体系。他游于艺,主张“由艺臻道”,在古琴昆曲、中医茶道中触摸中华文化的真切温度。更难得的是,他志于道,据于德,躬身践履“知行合一”,用自己的生活诠释中国的品格,依儒家而拿得起,因道家而放得下,由佛家而想得开,活出了“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的精彩。传统从未离去,就在他的身上。他一派光风霁月、敦厚磊落的气象境界,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格化呈现。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胡壮麟(90岁)

外国语学院教授

他是一位年逾90的老教授,也是一位永远在奋斗的“新青年”。火热的年代,他燃烧青春,放飞梦想,投身时代洪流。英语专业的他毕业后远赴澳大利亚深造,近不惑之年,他重返北大,传道授业,从翻译走向语言学研究,开启新的征程。鲐背之际,他依然笔耕不辍,在时间的流变中探析语言的符号系统,促进人类的交流、交往与交融。五年前,摄影师肖梦涯为他拍摄过一张肖像,他很喜欢,将其选作个人自选文集的封面。这次拍摄,他特意带来介绍这本文集的报纸。纸页内外,时隔五年,在同一摄影师的镜头前,他意气风发不减当年,学术生命青春永驻。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武际可(89岁)

工学院教授

作为力学家的他,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表教材、专著和译著十余本,退休后又投身力学科普和力学史相关论著的编纂,可谓是“著作等身”。从冷却塔到旋转壳,从非线性分析到分岔问题,他既深耕专业教学,对已有课程进行系列改革创新,更重视大众科普,退休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普写作和科普出版工作中。从教数十年,他最大心得便是注重科研的基础训练:科研无捷径,打好基础,方能“举重若轻”。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许抗生(87岁)

哲学系教授

中国哲学博大精妙,体深用宏,他始终对老子情有独钟。一次选择,便是一生的坚守与探索。自从本科毕业论文钻研王弼《老子注》开始,先是十余年功夫悉心考证帛书老子,继而十年一剑,打磨《老子与道家》,最终晚年建构“当代新道家”思想体系。许先生言道,“《道德经》是救世之书”。全凭这“救世”二字,他便与老子心意相通而一越千年,皓首穷经而一往无前。一辈子,一本经,一件事,成就了他的学术高度。一甲子以来,他始终以赤子心、磐石志从容行来,覃思不辍,以学问涵养人生。以温润的微笑、专注的热情,让学术生命永远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叶朗(86岁)

哲学系教授

自从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他便在燕园开启了长达60余年的美学人生。“古往今来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呕出心肝作为文明的燃料。为什么要呕出心肝?他是欲罢不能。”这是他最喜欢引用的一段文字。正是秉持“欲罢不能”的探索精神,诚意为学、专注从教,始终提倡在美学与美育的互动中推动境界的提升。他悉心守护老校长蔡元培留下的美育传统,开辟出“小说美学”领域,梳理出“中国美学史”脉络,创造出“美在意象”等原创观点,一如燕南园的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王晓秋(81岁)

历史学系教授

史海遨游,古今求索。1959年,他考入北大历史系主攻“近代中国与世界”方向。1964年毕业留校,教书育人50年。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风雨涅槃的亲历者,也是研究者;作为一个学者,他不仅在象牙塔里爬梳史料、潜心学术,也在社会舞台上东西纵横、积极发声,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近代发展,用专业的知识为社会献计献策。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数学科学学院老中青三代

田刚(6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訚琪峥(37岁)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吴清玉(23岁) 数学科学学院2023级博士生

一位是数学界的顶尖学者,怀揣“数学强国”的初心,耕耘一生,创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一位是燕归北大的青年才俊,与国际前沿接轨,不断攀登研究高峰;一位是北大数院的冉冉新星,对数字怀抱浪漫憧憬,续写新的光荣与梦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们在燕园共同探索着数学的终极之美。江山代有才人出,老中青三人,年龄相加正好与北大125同岁,共同写就北大数学探索真理、开拓智慧的赓续奋斗。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郭弘(54岁) 电子学院教授

吴腾(34岁) 电子学院助理教授

一位是量子技术领域的领军人,一位是后起之秀的青年教师,同一个讲台,师徒“接力棒”教学《量子光学》。对板书教学的始终坚持,不仅是师徒的传承,更是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坚守。他们共同探索量子科学领域的技术应用,在量子信息感知与基础物理和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实验室成员也各有所长,书法、绘画、滑雪、摄影;足球比赛MVP、校运会金银牌、世界合唱比赛金牌 …… 郭弘把在“享受科学、享受艺术”中获得“永远的快乐”带给了学生。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山鹰社

潘昊然(23岁) 医学部医学英语专业2018级本科生、山鹰社现任社长

张墨含(35岁)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刘博(34岁) 体育教研部教师

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从草创之处踉踉跄跄拉起的队伍,三十余年风雨中,山鹰社薪火相传,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训练、远足、登山、攀岩、科考……攀登山峰的高度,行遍山河的广度,探赜自然的深度,体验人生起伏的厚度,都是山鹰情怀最好的注解。照片中的三人,分别是不同年代的山鹰社成员,路绳之上皆兄弟,岩壁是他们挥洒汗水、恣意青春的见证,“大鹰带小鹰”一代代携手行进,在同一块岩壁上超越自我,传承着山鹰人永不言弃的精神。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

李劲(54岁) 政治学系1995级硕士研究生、SICA首任主席

马岚(41岁) 国际关系学院2001级本科生、2005级硕士研究生、SICA第九届主席

钱喻晓(22岁)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本科生、SICA现任主席

作为国内高校第一家国际交流学生社团,SICA(Student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放眼辽阔世界,打造环球网络,以青年之力量连接北大、中国与世界。从初创到成熟,二十六年来,创办了近二十个国际交流品牌项目,多次获“北京大学十佳社团”称号。社团成员们在学术论坛上探讨国际议题,在城市和乡野中真诚交流,在不同角落留下足迹并结交挚友,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了解世界,也让世界聆听中国和北大的声音。现如今,三任主席以各自不同的身份和方式活跃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继续SICA人“立足北大,放眼世界”的使命与追求。

·

↓向左滑动↓

查看他们的青春感言

·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02


一对夫妻,他们多年如一,浪漫如初;一对父女,他们分形同气,其乐融融;一对同窗,他们志同道合,高情厚谊;一对好友,她们惺惺相惜,意趣相投…… 有人在研究中成为“书匠”,与学生亦师亦友;有人在文字里灌溉花朵,与汉语相守相伴;有人将温度融入科技,向世界张开怀抱……爱情,亲情,友情,师生情,对国家、世界之大爱,都是世间至高至伟的真情。在北大,他们与最好的人,度过最美的青春,学会爱人与爱己。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程和平(6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

肖瑞平(60岁)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

一位是顶尖的细胞生物学家,一位是顶尖的分子医学专家,他们因学术相识相知,相爱相守三十余年。他是朴实、坚韧的,她是浪漫、纯粹的,从未名湖畔小白楼步入婚姻的殿堂,从相携留学到双双归国,在为人类未来探索科学的路上,二人始终彼此相伴。工作上,他们是学术伉俪;生活中,他们是恩爱夫妻。时至今日,他仍然每周会为她送上一束鲜花,如他们对彼此芳馥馨香、常青长情的爱。光影下,这对“神仙眷侣”相对而立,彼此成就,一同坚定地望向跨学科的未来。无论是学术之路还是人生旅程,他们皆相伴相守,如影随形。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陈刚(57岁)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为人师,亦师亦友、言传身教;做学问,敏锐严谨、独树一帜。身在燕园40年,从学生到老师、从哲学到广告,身为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他,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不变的是他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对学术研究的赤诚和对推动学科建设、促进行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在他人眼中,他是中国广告界的思想者,在他自己看来,“北大教书匠、广告性情人”才是他最喜欢的定位与写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海闻(71岁) 汇丰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他是恢复高考后北大第一届本科生,也是自费出国留学的第一批学生,重重困难却从未放弃理想,他不忘报国初心,放弃国外终身教职毅然回国,参与创办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办了汇丰商学院,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经济金融人才。“站在北大的讲台上,就是最快乐的事”。

戴锦华(64岁) 中文系教授

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早从事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的学术开拓者,她犀利的学术观点和包容性的批判性思考,打开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思想视野,是深受年轻人爱戴的师者。她独特而深刻的思想以更广阔的世界和大多数人为坐标观察世界和时代的变化,启迪人们敢于反思自我的多重身份,勇于看见远方的人和事。她透过光影之窗解读历史与记忆、政治与身份的文化叠影,她始终用生命的热度和理性的辨析体认历史、现实与未来。


身为同级校友,共同经历时代的浪潮与巨变,他们的命运与经历被赋予传奇的色彩,经验与精神也在时光中传承。毕业40余年,他们各自成为所在领域的杰出学者。时光荏苒,童心不减,谈笑之间,他们玩起少时的小游戏。昔年友谊,焕发新的生机;往事涌现,青春永不散场。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刘晨(43岁) 艺术学院研究员

贾妍(43岁) 艺术学院副教授

她们同在艺术学院研究、教授艺术史:一个主攻中国古代绘画,一个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艺术。中国传统卷轴画与古埃及纸草画之间,一中一西,恰是世界两大古老文明遥相唱和。她们不仅是同仁,更因学术结缘成为好友,在工作与生活中共同进步,共促成长。高山流水,知音难得。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列娜(25岁)

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讲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2级博士生

来自俄罗斯的她,结缘汉语十六载,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来到北京,她探究语言学理论,开展外语教学研究,教学相长,孜孜以求。于她而言,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承载着连通中俄两国的别样情感与文化,在燕园,她也将续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陈宝权(54岁) 智能学院教授

麦景(23岁) 计算机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北大火麒麟冰球队成员

哨声吹起,比赛的速度与激情,纵使千里之外,亦如身临其境,享“自由视角”观赛,这,是他为北京冬奥打造的黑科技,将“子弹时间”从电影后期特效搬到比赛现场转播中,让观众们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拥有交互式、多维度的临场感、“沉浸式”、无“死角”的观赛体验。作为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领域的领军科学家和智能学院副院长,于他而言,科研不必枯燥乏味,可以有趣、有益、有收获、有快乐。他与打冰球学生“幻影”般的合照,正是模拟了这套设备的“子弹时间”特效,通过环绕视点图像的视觉暂留展示了静动对比的精彩瞬间。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杨再宏(36岁) 物理学院助理教授

杨谨漪(6岁) 北大附小一年级

他,是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的博雅青年学者;他的女儿,是从小热爱芭蕾舞蹈的一年级小朋友。爸爸对女儿视若珍宝,宠爱有加;孩子在爸爸面前天真烂漫,自由自在。这位科学家父亲,目不转睛看着女儿翩然起舞,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摄影师的抓拍,为这对父女定格每一个温馨快乐的瞬间,记录下了这组“科学家父亲眼中的天鹅湖”。在这位青年学者的眼中,科研生活也是同样灵动而美丽,充满着温度与情怀。

↓向左滑动↓

查看他们的青春感言

·

·

·


·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03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他们来自五洲四海,面向前路未来,前瞻机遇挑战,创造无限可能。在燕园,他们彼此沐风而遇,各自追光而行。少年有梦,不负韶华,他们身体力行,不断拓展人类思考与行动的边界。求索之路,追梦之巅,未以山海为远。青春活力,在此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王欢(35岁)

化学学院研究员

在化学领域,她展现女性科研工作者的风采,通过多模态多尺度解析分子体系的动力学过程,通过为分子录影,潜心探索化学和生物分子体系。能量在静与动之间转换,生命在细微与宏大间绽放。了解自然运行规律,科学探究万物源本,是她作为科研工作者的担当。从“单”到“多”的涌现现象,是化学与物理交叉别致的美,科研并不艰深孤独,生命是每个人共同的语言。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江宇梁(23岁)

中文系20级硕士研究生

一身虞姬装束,气定神闲之姿,在她身上,传统戏曲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幼时耳濡目染下的京剧种子,在燕园迎来系统学习的土壤,她还借助自身专业所学,将艺术数据化,将声门运动可视化,助力传统戏曲的传承保护。珠圆玉润的唱腔,水波荡漾的尾音,虽然今年即将告别燕园,但这位音乐精灵与戏曲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肖云峰(42岁)

物理学院教授

他首次提出并发展了对称破缺微腔光学新方向,实现了纳米尺度单颗粒单病毒的超高灵敏检测,在超高品质因子微腔光学与光子学研究领域不断深耕。他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5次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当选美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中国光学学会会士。作为老师,他全心全意指导学生,作为科研人员,他扎扎实实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先后获得多个业内奖项。青春在大地盛放,科研“追光”路上,他永不止步。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金鑫(34岁)

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踏实耕耘,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他是2021年第四届“青橙奖”获得者,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的研究。“做科研最关键是感兴趣”,不断思考,踏实打磨改进,便会逐渐接近科学问题的最优解。如今,他和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共同推动着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为北大注入青春的新鲜血液。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方璇(33岁)

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讲师

2017年,临床医学博士毕业的她,带着画笔回到北京大学医学部,成为解剖学系第一位90后青年教师。绘画,是少时而始的爱好,纵使学医很忙,她不曾想过放弃,也未曾想到,这一兴趣能与工作相融合。不仅自己如是,她还带领学生社团将医学可视化,勾勒人体奥妙,临摹生命底色,师徒们一道用艺术呈现医学,一同感受生活的起伏律动。三尺讲台,徐徐展开手绘作品,她拿起画笔,“医”笔“医”画,描摹出代代相传的“青春”医学。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王华伟(32岁)

法学院助理教授

燕归北大,他是90后“人气教师”,从学生到学者到老师,从传统的刑法教义学到新兴的网络犯罪研究,他笃定 “以学术为志业”,探索法律课堂的“清晰”与“轻松”,坚守刑法学人的社会使命与家国情怀。勤奋与钻研让他在刑法学研究的道路上行稳而致远,热情与专注让他把看似“沉重”的法律学习变得“轻松”起来。作为青年人,他也是学生们的知心人,热心人,为学生树立榜样,坚守刑法学人的社会使命与家国情怀,这是令他感到幸福的事业。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吕珑薇(34岁)

口腔医院副教授

2006年的春天,17岁的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医学专业。功夫不负有心人,进入北大医学部的十七载韶华,她一路披荆斩棘,从医学生到医者、师者,经历了选择、成长与收获。如今,她已是青年长江学者,用自己的双手将口腔修复变成一门艺术,为患者带来疾病治愈后“美”的享受与自信。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李世乾(22岁) 智能学院22级博士研究生

李世坤(22岁) 工学院22级硕士研究生

2022年,““乾坤兄弟”分别从电子科大、川大保送至北大,推开西门,他们在燕园开启全新的生活。哥哥李世乾,在智能科学系开展认知推理研究;弟弟李世坤,专注于仿生机器人的开发和探索。兄弟二人既有“复制粘贴”般的自律,也有不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优秀与坚持。“一样”却又不一样的他们,互观彼此,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人文社科学生代表

吴琪瑶(26岁) 考古文博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王心怡(20岁) 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

李子木(20岁)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

北大成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考古学系,勇开风气之先,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她手拿铁铲,探索历史文明的璀璨星河。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是中国高校建立最早的阿拉伯语专业,她以语言文字为桥,不断推动着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北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项目“大钊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规划,赓续红色血脉,挺立时代潮头,他手握新青年刊本,探求真理,追寻梦想。来自这三大人文社科领域的年轻人,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世界。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理工科学生代表

范隽丞(22岁) 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

曾小虎(27岁) 未来技术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陈瑞齐(23岁) 集成电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北大生命科学学科从中国高校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发展而来,探索现代生命科学前沿、把握现代生物技术,推动我国生命科学教育进入新时期。近两年,北大全新实施“新工科”战略,聚焦“高精尖缺”的前沿领域,探索和创造无限可能。面向学科前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一批理工科学子正在北大茁壮成长。青春为何,青春何为,北大学子,在青春中博发,向着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领军者大步前行,科技交互未来,未来已成现在。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光华管理学院“未来领导者“项目学生代表

陈卓瑶(21岁) 中国香港

Christian Alexander Weber(21岁) 德国

Mateusz Wasilkowski(22岁) 波兰

Mélissa Rosenberg(20岁) 法国

Xu Chuanyi(21岁) 加拿大

Saksham Bansal(21岁) 印度

Clementine Fernandes(21岁) 法国

他们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所顶尖商学院,拥有多元文化背景与丰富实践经历,怀着对中国的好奇与挚爱,和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关注与担当,来到燕园,与北大学子共同学习中国经济与管理,在深入实践中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红墙绿瓦之下,是文化交融碰撞之美妙琴音;雕栏玉砌之间,是知识蓬勃积累之向上阶梯。目光如炬,青春洋溢,他们是勇于开拓、开放包容的新一代,他们是“未来领导者”。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学生代表

于昊辰(24岁) 中国

Daniel Tafelski(23岁) 德国

Ann Marie Hermann(22岁) 爱尔兰

Anna Ruth Guildea(25岁) 美国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从跨文化交流出发,聚焦中国、关怀世界,培养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青年人才。来自世界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组成了一个真正的世界课堂。这些青年们,来自不同的地域,说着不同的语言,带着各自的文化融汇在这里,和而不同,进而集思广益。具有全球视野的他们,心中有梦,眼中有光,在多元、机遇和沟通中一起向未来。

↓向左滑动↓

查看他们的青春感言

·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



摄影师简介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肖梦涯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21级博士生。2016于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他的作品横跨摄影、雕塑、装置三种主要媒介,擅长用多种材质和灯光的组合营造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奇幻世界。

创作经历

个人展览:

2022《咱们:看见身边的光》,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

2019《梦涯》,北京金融街金融客艺术中心

2018《生命的沉潜》,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参与展览:

2016 In An Echo群展,Arnold and Shcila Aronson画廊,美国纽约

2015 Dispositive,群展,平遥国际摄影节,中国平遥

2015 Shared Value,群展,Photoville,美国纽约

2015 Hyphen,群展,天普大学三角画廊,美国费城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青春关于时间

却不会被岁月切断

成长千篇一律

青春独树一帜

《青春北大》人物肖像摄影展

于今日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开展

展出时间:6月16日—6月30日

(09:00-16:00)

欢迎前来观展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统筹:赵梦秋

文字 | 编辑:陈雪霁、唐儒雅、杨心悦、隋雪纯、孙小婕、李霁、郭雅颂

摄影:肖梦涯

摄影助理:高培超、李畅、卢赞、杨墨、翟梦坤

排版:唐儒雅、郭雅颂

责编:郭雅颂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推开北大大门,去看另一方天地

孩子考上北大,他们有何经验?

他画了个北大井盖,还有......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这是永远的校园,这是青春的北大!

永远的校园,青春的北大


本文标签属性: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排名

文化:文化自信

大学:大学排名

芳华:芳华双生

美好:美好的句子

艺术:艺术照

文学:文学名著

技术:技术制造商

语言:语言的英文

诗歌:诗歌拼音

上一篇:北京大学简介,附2022学年保研、深造、就业简况
下一篇:两位北大本科生再突破,均属中国高校首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