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蒙古国50年不遇雪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蒙古国50年不遇雪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外蒙古国土面积也不小,却很少有关于这个国家的新闻?
蒙古国取得事实独立也差不多100年了,但是存在感真的不是太高,这个情况呢个人觉得应该从内和外两方面去考虑。
一、从内部讲:国情决定了它是一个新闻热点少的国度
蒙古国位于我国北部、俄罗斯南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国领土,1911年在沙俄的鼓动下宣称独立,但自身能力不足连事实的独立也没有做到,仅有一定的外交自主权,1919年徐树铮率军进入外蒙古,恢复了领土主权。1921年取得事实独立,但根据1924年中苏签订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其主权仍属中国,1946年1月5日国民党政府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外蒙古独立。1949年10月与新中国建交。从1921年取得事实独立算起,蒙古国已经独立有100年了,但是到目前蒙古国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军事实力等诸多方面去看都是差强人意,从其自身国情来讲真的是一个新闻热点较少的国度。接下具体说说:
1、人口规模小,出现新闻热点的可能性低。相较于领土而言,蒙古国人口实在有些少的可怜,独立时差不多有60万人口,经过100年发展,仅有300多万人口(2017年统计数据),人口密度也就是在每平方公里2人,并且还集中于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等几个大城市,其他很多地方相当于无人区,很多背包客去蒙古国实际体验过,基本下到苏木(乡镇)就不能再往下走了。这种程度的人口规模和分布,能够出现热点新闻的机会就非常少了。
2、经济发展滞后,综合国力弱,进入国际视野的机会少。蒙古国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和采矿业,工业基础薄弱,单一的支柱产业使得其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国际矿产品价格摆布,GDP增速很大程度决定于矿产价格好不好,比如2017年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1%,且政府支出在减少,法国Natixis投资银行由此表示蒙古国经济开始复苏,但在分析复苏原因时却得出矿产品价格的提升是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因。另一方面,蒙古国与那庞大的国土面积相比,经济规模是在有些不起眼,2016年的官方数据的GDP总量是110亿美元,同期内蒙古是18632亿人民币,折算后,内蒙古是蒙古国的26倍,即便是人均也相差3倍。而且其国外债高垒,即便是现在也在过着全民还债的日子,“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程度的经济规模进入国际视野的机会真的很少。
3、军事实力不显,没有太多在国际上露脸的机会。2008年蒙古国常备军力大约在2万左右,海陆空也是都有的,以陆军为主,海军可以说是内湖军种,仅有可怜的几艘战舰,士兵也是说的可怜;空军还算说的过去,列装有米格-21战机、Mi-24武装直升机等装备。至于因为其独立后基本没有打过仗,军队战斗力情况不得而知,并且长期处于苏联影响之下,巅峰时期苏联在此驻军有10万之巨,与之相比本国那点军队实在不值一提。崔然近两年他们也在尽力彰显自身实力,与美国等多国搞联合演习,去参加国际维和等,但相较于热点国家,这些动作还是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因而在国际舞台上露脸的机会并不多。
4、地理位置尴尬,近乎夹在两大巨人之间的海绵。从地图中可以看出,蒙古国夹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没有第三个邻国,形象的说就是夹在两个超级巨人之间的海绵,是中俄之间重要的缓冲地带。近年来,蒙古国在外交层面搞出了“第三邻国”概念,但那是指除中俄意外的美日韩印欧盟等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仅仅是一个外交概念,是在中俄之外寻求的力量获取其中立资格的一种平衡措施。夹在两大巨人之间,对外交通交流非常不畅,在这种巨人阴影影响下,无论是其了解外界,还是外界了解蒙古,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天然就有被国际忽略的可能,国际新闻热点怎么会多呢。
5、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吸引外界目光机会少。蒙古国深处内陆,是著名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压气旋的发源地之一,夏季十分短促,冬季寒冷漫长,环境十分恶劣。这样的气候条件其实不适合人类居住,尽管顽强的蒙古人不怕,但大多数还是接受不了的,不是世人眼中的旅游胜地,因而吸引外界目光的机会就少了。
二、从外部讲:当今国际社会比较关注的民族矛盾、教派冲突、领土争端和极端思想等几个热点都涉及不到
1992年以前,蒙古国一直处于苏联“老大哥”的羽翼之下,几乎没怎么在国际社会露过脸,苏联解体后蒙古国逐渐开始自主发展,但处在中俄两国核心利益圈之内,无形中获得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因而近半个世纪以来蒙古国政治局势安稳,内部十分平静,没有突出的民族矛盾和教派冲突等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接下具体分析一下:
1、民族成分比较单一,没有突出的民族矛盾。众所周知,民族矛盾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尖锐的民族矛盾是造成一些国家分裂和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盛极一时的南斯拉夫就是因为民族问题最终解题的。虽然历史上外蒙古曾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统治过,但这些民族基本都已经消亡,目前蒙古国80%的人口都是喀尔喀蒙古族,还有少量的哈萨克族和图瓦蒙古族人,因而蒙古国主体民族十分占优,没有突出的民族矛盾。
2、宗教信仰相对平和,没有激烈的教派冲突。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时代宗教信仰还是以萨满教为主,忽必烈时期吐蕃归顺元朝,藏传佛教开始进入蒙古社会,16世纪开始格鲁派喇嘛教逐渐成为主要宗教,及至1921年,蒙古国有大小庙宇1118座,喇嘛数量达到了10之众,占到了人口的1/6,此后由于人民革命等因素,信奉宗教的人口开始减少,但在民间的各种习俗还是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总体而言,蒙古地区宗教信仰还是单一的藏传佛教占优,宗教属性也是相对平和,因而其国内没有太过激烈的教派冲突。如果有逊尼派和什叶派这两个两个主要伊斯兰教教派之间的剧烈冲突的话,估计蒙古国也能上热搜。
3、仅有两个邻国,没有尖锐的领土争端。蒙古国是内陆型国家,没有领海,陆上邻国仅有中俄两国。1962年12月中蒙两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在1962-1964年由两国政府共同划定了当前的边界,因而中蒙两国没有领土争端。蒙古国与俄罗斯实际是存在一定的领土争端的,焦点就在唐努乌梁海地区,但由于两国实力悬殊太大,蒙古国在此事基本属于默认状态,因而也没过于激烈的表现。
4、奉行中立政策,没有过多政治诉求。蒙古国在外交上奉行“永久中立”政策,并积极同“第三邻国”搞好关系,在国际政治舞台没有过多政治诉求。此外,由于地处中俄两国传统势力范围,外部势力很难插手蒙古国事务,因而极端思想较少蔓延。历史上曾经蔓延一时的“泛蒙”主义,也在斯大林的强势打压下土崩瓦解,尽管今天仍存在一部人响应“泛蒙古主义”,但也仅仅是一种弱势思潮,对世界的影响比较小。
三、综合内外因素来说:蒙古国就像国际班级中的中等生,没有特别吸引世人眼球的地方
历史上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发展的乏力,使得蒙古国没有太过出彩的特点。当今世界信息爆炸的厉害,如果没有新闻炸点,很难受人关注。蒙古国就是如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放在国际班级里那就是一个平庸的孩子,此时这个孩子也没有干坏事的话,几乎是不被老师和同学关注的类型,所以与蒙古国有关的新闻比较少那也是十分正常的。
蒙古国自己活力不足、对我态度不甚友好以及这国家还不算混乱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蒙古国自身活力不足,没有可以向外传播的东西,不像日韩,虽然小,但是有电视剧,还有家用电器,在世界上,尤其是东亚地区,都是响当当的。而蒙古,估计也就蒙古包拿得出手,出口下,可是,这宝贝东西咱们国家也有,不需要进口。
第二,这国家对我们态度没那么友好,民间不友好气息四处弥漫,就连其政府官员层面,也只能说是还算说得过去,至于人家内心,那估计和民间想法没啥区别了。去这国旅游可得小心点了。
第三,获得媒体更多关注,除了自己牛之外,还可以是自己非常乱。比如伊拉克、阿富汗这种国家,国家不富裕,但是动荡不安,也就引得世界媒体诸多报道。可是蒙古国,不仅经济啥的不行,人口少的可以,连乱子也没那么多,媒体也得吃饭,你说让人家报道你啥呢?报道不多,也就没啥人关注了。
外蒙古包括现在的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国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的国家。约有300多万人口左右,面积180万平方米。
关于外蒙古从清至今的政治活动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瓦解,在沙皇鼓动下,外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派杭达多尔济、车林齐密特出使俄国,后博克多格根在库伦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博克多汗国)"政府,活佛自立为帝,年号共戴。1911年外蒙古叛军,驱逐清政府官员,侵入内蒙古。
1913年,沙俄当局迫使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规定:外蒙古自治。中方政府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军队,不得移民。1919年民国政府软禁活佛,强制取消签订的《中俄声明》。1920年段祺瑞下台后,外蒙古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再次自治,1921年3.18日在苏联红军扶植下驱逐中国驻外蒙古军队。1921年7月11日,外蒙古建立亲苏的"君主立宪政。1924年活佛逝世后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后
外蒙古也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中国的统治近三十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希望外蒙古回归,遭到拒绝。由于苏联从中作梗,外蒙古一直在苏联斯大林的教唆下和中国对峙。赫鲁晓夫上台后,1956年周恩来非正式地向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了外蒙古主权问题,再次遭到拒绝。蒙古人民共和国于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
直到1990年后中国才和外蒙古的外交关系开始回温,1994年两国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表示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总的来看,阻碍外蒙古重新回归中国的最大实现障碍就是俄罗斯,随着中蒙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人员相互往来平凡,
从地理上看,外蒙古处在首都北京附近,一旦有战事发起便是直攻心脏,所以这是从毛开始一直希望外蒙回归的原因。还有就是外蒙地下资源丰富,不能便宜了俄罗斯,他们自己又无力开采。
从经济上看,外蒙古却没从华夏祖先那里学到“穷则思变”,而是“坐井观天”,以至经济止步不前。如果回归,中国势必要花钱、花精力帮其搞建设。但是这个回归到底是身形结合还是貌合神离就关系到我国的利益。所以外蒙问题必须从长计议,不急于一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蒙古国50年不遇雪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蒙古国50年不遇雪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