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天眼有新发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天眼有新发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天眼的最大功勋?
作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学发现之一,人类首次观测到银河系内快速射电暴。这其中,就有“中国天眼”的功劳。
快速射电暴,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宇宙中的“闪光灯”,一些天文爱好者甚至猜测它是“外星来电”。这是因为它虽然仅持续几毫秒,却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把相当于地球上几百亿年的发电量,完全以不可见的无线电波释放掉。而要“看到”快速射电暴,就需要借助“中国天眼”。
快速射电暴的产生,和磁星有关。“中国天眼”帮助科学家新发现了许多脉冲星,脉冲星是一种独特的致密星,而脉冲星中还有一类更独特的叫磁星。磁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千万亿倍,能把原子挤成铅笔状,是已知密度仅次于黑洞的特殊天体,人类目前仅观测到几十颗。
2020年中国科学家利用“天眼”观测的两个重要成果,刊登在权威科技期刊《自然》上。一是发现快速射电暴的偏振多样性,揭示了它来源于致密天体的磁层,而不是激波,为人类理解它的物理起源提供了新线索。二是证明磁星产生快速射电暴的具体过程十分特殊,并不是所有高能活动都导致快速射电暴的产生。
南仁东
“中国天眼”之父
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男,满族,群众,吉林辽源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南仁东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国立天文台任客座教授,1982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1994年起,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负责编订FAST科学目标,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
中国天眼最大的功勋是南仁东老先生。
说到中国天眼,不得不提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南仁东,如果没有他的付出,中国天眼也不会顺利完工。考入清华大学后,南仁东老先生就在真空及超高频技术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上个世纪,日本举行了世界无线电大会,南仁东参加完大会后就暗下决心,心里有了建设射电望远镜的想法。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梦想,南仁东放弃了去国外发展的好机会,那时候的中国经济条件也不算太强。相比我国的工资待遇,当时西方国家用三百倍的薪水都没有把他吸引过去,就这样,南仁东为科研事业付出了全部。提出这个想法后,南仁东花了二十多年,只为了找到一个适合建造的地方,从设计到施工,南仁东绝对是整个队伍的核心存在。
天眼是不是可以看见地球任何物质?
天眼是看不见地球上的任何物质的,因为它是用来观测除我们地球以外的外太空的,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人们对地球之外宇宙的好奇探索从没有停止。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人类已经能走出地球,并熟知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不过宇宙是浩瀚无边的,美国几十年前发射的探测卫星旅行者号至今还没有走出银河系。在对外太空研究和探索欲望的驱使下,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天眼,事实上,我们中国的天眼就是一台强大的射电望远镜,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位于中国西南贵州省平塘县的天堂盆地道达唐洼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简单来说就是将无线电波进行接收和输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天眼有新发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天眼有新发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